研究佛教唯识法相的学术团体。1927年成立于北京。1921年,韩清净等发起组织学术团体,名法相研究会,开讲《成唯识论》。1927年,据法相宗判教,将释迦一代教法分为有教、空教、中道教的三时教,而法相宗为中道教,故改名三时学会。推韩清净为学长。学会宗旨为阐扬印度佛学和佛教真实教义,事业则专在讲习、研究、译述并刻印佛教经典。全盛时期约有会员60人,推定理事监事若干人处理讲学事务。每周向会员进行讲学,间亦至各大学作公开讲演,出版亦以法相唯识典籍为主,校刊精细。1934年,上海影印《碛砂藏》时发现了《赵城藏》,因择珍贵典籍影印成《宋藏遗珍》,其中有关法相宗典籍46种,即由三时学会印行。1956年后停止活动。(木子青)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1、指事物的相涉关系,如因与缘。 2、攀附的意思,如攀缘。...梵语 danta-kāstha,巴利语 danta-kattha,或 danta-pona。音译禅多抳瑟插、惮哆家瑟詑。又作杨枝。即磨齿刮舌之木...(经名)十卷,唐达摩流支译,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佛于伽耶山顶放光明,遍照十方,摄入面门,授记于月光天子,当...心所乃从属于心王而起之心作用,依其性质,可分类为六种。有大、小乘之别。(一)受小乘有部之教系,俱舍家立四十六心...亦名:处处受不净钵食、受不净钵食 子题:不净食、不净钵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处处受不净钵食者,谓起诸邪命,不...(术语)谓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华严宗五教中之顿教是也。圆觉经曰: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一)位于北平宣武门外。又称悯忠寺。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辽东高丽失利,翌年大败于安市城,将兵遗骸集葬于营...正法念处经说:有脑骨虫、顶上虫、发虫、耳虫、鼻虫、脂虫、食涎虫、醉味虫、六味虫、牙根虫、咽喉虫、抒气虫、续虫...大乘佛教之究极,谓烦恼即菩提,意即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犹如冰之于水,相即不离;比喻菩提如水,烦恼如冰,故有烦...(?~1493)明代临济宗僧。云南昆明人,俗姓丁。字古庭。十一岁于五华寺出家,法名善贤。初至金陵参谒无际明悟,得...十善业道经...晚课蒙山施食仪...佛说弥勒下生经...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大家都答不出来。泰钦禅师正好路过,答了一句:系者解得。这个...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二九五〇年的诞期纪念日,我今天所讲的就是这个题目。我们必须...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佛号,持之不断,这样慢慢的,就...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都以错误为耻,不过,我们只是平凡的人,谁也不能保证永不犯错。所以问题不在...
三时学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摩诃菩提会(Maha Bodhi Society) | 下篇:中国佛教协会 |
亦名:小界、三小界 子题:随人坐处即为小界相、小界相、受戒小界、说戒小界、自恣小界、难事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
感应道交
缘
齿木
宝雨经
六位心所
不净钵食
顿觉
法源寺
人生虫寓相
烦恼冰
善坚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圣严法师《解铃系铃》
戒除骄慢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慧律法师《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