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菩萨)锭光佛捧五茎之莲,儒童菩萨之本名也。...(人名)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宝之总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杂语)Prakalā,译曰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刺迦罗,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诸义。...【八种识】 p0070 显扬一卷一页云:问:何等为识?答:识有八种。谓阿赖耶识,眼耳鼻舌身识意,及意识。阿赖耶识者...又名空处天,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此四天但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无身质,又正报无有色...【数论外道】 p1334 成唯识论述记四卷十九页云:谓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释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幷...亦名:抖擞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云,头陀者,汉言抖擞。谓抖擞烦恼,离诸滞着。圣善住意天子经云,头陀者,...即牵连无辜,增添麻烦之意。亦即拖累。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一八三中):“若恁么情解,且喜没交涉,更带累云...(术语)说幽玄无尽缘起之法之宗,即云华严宗。...【解行相应】 指知解与修行相应。...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定相中。(一、列示四略)略教有四:初彰过门,略如诃欲中如火如刀等。二、止观门,略如劝...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修卧室时坚持按照不舒服死不休的标准打造,恨不得把所有好用的...饮酒会有很多的过失:饮酒有可能破坏家庭,饮酒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饮酒有可能危害工作。所以说佛陀制酒戒,无论是...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别执著,就不会被烦恼困扰,这样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这里就是为什么无所障碍,理解这个经文...
许多医生以他汀类(statin)处方药比如立普妥(Lipitor)治疗心脏病,但加拿大也有一些医生试用新疗法,给病人纯素...
俱有因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俱有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又作共有因、共生因。同时存在之法,相互为因,称为俱有因。如地、水、火、风等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彼为我之因,我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故称俱有因。四大之中,一大为因,则其他三大为果;其他三大为因,则此一大为果。盖以相互为因,亦必相互为果之故。俱有因又可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之别。如以三杖相倚,一杖为其他二杖之因,同时其他二杖亦必为此杖之因;此三杖相互为果之理亦然,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又如三杖鼎足相倚,以支持一物;即由二物以上相互资助,以产生同一结果,譬如由多柱而支持一屋,称为同一果俱有因。见《俱舍论》卷六。
上篇:俱生我执 | 下篇:俱有依 |
梵语 purusendriya,巴利语 purisindriya。即男子之生殖器。二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诸有情分别为男女二类,又有形...
妙意菩萨
珠髻大臣
钵刺迦罗
八种识
四空天
数论外道
头陀
带累
无尽玄宗
解行相应
略教相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警惕「卧室杀手」
饮酒的三十五种过失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