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那婆】 此云杂华。...【六可喜法】 p0302 此亦名六和敬法。集异门论十五卷十一页云:六可喜法者:云何为六?答:若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即设置厕所,与人便利而有功德。据分别业报略经载,造厕除众秽,令身心常清净,缘此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载,...(术语)自一佛至一佛,自一佛至多方之佛,授手,嘱累法也。祖庭事苑四曰:泥洹云:佛将入灭,命罗汉十万比丘授手,...【爱味】 p1200 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谓心刚强。心坚硬。心??悷。心不明净。心不润滑。心不柔软。心无堪任。总名不和软性。...(名数)以上顺现等之三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三。【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地名)旧称罽宾。...(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为能见之识者。【又】唯识论...(术语)废权教之三乘,显实教之一乘。与废权立实同。法华玄义七曰:华落莲成即喻废三显一。...【随眠及缠差别】 p1369 俱以论十九卷二页云:然随眠体,非心相应,非不相应。无别物故。烦恼睡位,说名随眠。于觉...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
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先看犯了罪以后有什么后果。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有四: ...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
今天,我们能在这个道场用功办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师,他当年到这里来修行,历经十四年的艰苦磨难。我们今天在这里...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佛教是属于人间的,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降生于人间,生长于人间,出家修行,觉悟成佛,说法利生,甚至双...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等。后来有一位智彻法师,他开创了参究念佛一法...
治地住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治地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二位,又作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为治地住。参阅十住条。
上篇:和合性 | 下篇: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
(物名)悬于帝释宫之宝网也,略云帝网。华严诸师取以譬诸法重重无尽之缘起。又为天竺幻术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释...
那婆
六可喜法
设厕功德
佛佛授手
爱味
不和软性
四业
劫比舍也
转识
废三显一
随眠及缠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藏六如龟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功夫用到纯熟程度,那种境界是不思议的享受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文珠法师《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