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人名)自隋至唐初有所谓三阶法者,为三阶禅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见集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集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集现观边忍所断。...金光明经玄义云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人名)唐南岳石头山希迁,粤人,姓陈氏,闻曹溪六祖道风,师事之。六祖寂后,于罗浮山受戒。偶闻青原行思补溪席,...【俱品一分转】 p0927 因明入正理论云: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无...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永吐】 p0495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永吐?永吐随眠故。此依断随眠说。谓除根本;永不生故。...(术语)会得道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无量众生,闻法解悟。探玄记一曰:遂经三载,冥加悟解。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先...【如来乘种性】 又作如来乘定性、菩萨定性、定性菩萨,为唯识所立的众生的五种种性之一。乃具有可证佛果之无漏种子...(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圆定为佳节,实在是有团圆的民俗基础。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3、暴躁伤身、伤心、又伤人。 4、嗔心是人体最大的毒素。 5、嗔...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就是能不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你...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修种种的福德,就好像一个人去刻...
性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性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现前的实境。性境是实种(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或第六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亦不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所以在唯识学上,性境有三个条件:一、为实种所生:前五识的相分,第六识五俱意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所缘的全走色法,都是实种所生。二、有实体之用:色法有质碍性,有其实用。三、现量所证:现量亦有三个条件,一者现前显现,二者非构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错乱情形下所见。
上篇:性相二宗十异 | 下篇:性境不随心 |
指小医与大医,比喻声闻与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载,小医但知病、病因、愈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愈...
胜友
三阶
见集所断烦恼部
三德(三)
希迁
俱品一分转
无漏法
永吐
解悟
如来乘种性
不坏句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推荐】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嗔心打开地狱门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人不成熟的四个特征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