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苏拉,梵名 Saura。印度教之一派。此派沿袭雅利安人古来所行之太阳(梵 Sūrya)崇拜,并受一世纪左右波斯之太阳神...Longshu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全称七夜待大事。于每月十七至二十三日中,以七夜之月各配以六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每夜住各尊之三昧而礼拜,祈诸愿...【一门】 法华云: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天台释曰:别者。一谓一理,一道清净。门谓正教,通于所通。小谓不...巴利名 ?āsanavajsa。原名佛教史。缅甸比丘般若沙弥(巴 Paasāmi)着。主要叙述佛陀之生平、佛教于印度之三次结集...(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无量寿经说:自然德风起微动,其余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因相应法】 p059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因相应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 二解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自圆满】 p0596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如...(名数)招顺于苦乐舍三受之异熟果之业。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之称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业家是生意人。生意本身就是有生命、有意义,在生活当中给我们...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便修行哪一法,你得产生力用,有力用你才能降伏魔障。往外修是...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以生苦影响母体最大,所以我们学佛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这个牒字,就把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这问题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免。 方海权答: 人生不如意事,那是正常现象。飞来横祸,那就...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死,于是常见又会生起来。所以,就会想要多多的储存。就象世间...
识蕴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识蕴】为五蕴中的第三位。唯识宗于‘五位百法’中,立八识心王之名,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在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理论》卷十一载:‘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思量故名意者,即是第七识末那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大乘广五蕴论》曰:‘云何识蕴,谓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受。若胜心者,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上篇:识无边处定 | 下篇:识变 |
【五种行名为调善】 p0283 瑜伽七十一卷八页云:复次有五种行,名为调善。一、感财富行。二、感善趣行。三、感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