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一)位于江苏江宁。创建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经过会昌法难,于唐代大中年间(848~859)复兴,改称报...指有见与无见。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有见为常见,无见为断见,由此二见可产生六十二种错误之见解。此外,若执著有之...(术语)法华三周之一,对下类者说宿世因缘,诱证悟之说法也,即化城喻品之说法是。...亦名:知足受衣 子题: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三衣都失,彼(比丘)应知足受衣。知足有...亦名:略说戒缘 子题:王难、忏为净罪即布萨、八难、人难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分文)就前缘中,重轻又别。...(本生)有一阿练若处于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灭之。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还白佛。佛言可以我...亦名:解三小界法、三小界解法、小界解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解三小界,同前结法。”资持记释云:“解三小中。...亦名:临终打磬令闻生善 子题:无常磬、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若终亡者,打 无常磬 。”...尼民陀罗,梵名 Nimijdhara,巴利名 Nemindhara。又作尼民达罗山、尼弥多罗山、尼民驮罗山。意译作地持山、持边山。...(术语)八藏之一,佛所说之大乘经,明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及佛神通变现,利导众生之事等者。【又】总称一切之佛说。...指顶戴宝冠之释迦像。此类图像中央安置大日佛,左侧阿閦佛、宝生佛,右侧弥陀佛、释迦佛等五彿。初或为造像庄严,故...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断地轮回,没完...受到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观念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刚出社会就跃跃欲试,想一圆老板梦。其实年轻人毕业后马上...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样做可算是破了邪淫戒或四十八轻中的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大安法师答:...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证。大家学习与付出是为了什么呢?是想走一条菩提道,一条...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世界利益众生的,...
识变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识变】识变,是唯识宗所世的独特法门,意谓一切诸法,皆是识所变现,称为识变。《成唯识论》卷二曰:‘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假似言。’识变是由识转变、转化、变现的意思。《唯识三十颂》首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成唯识论》释云:‘转谓随缘施设有异’。意思是、随不同的因缘,而有种种不同的名言安立,就叫做转。识论又解释识变曰:‘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上段论文是说:八识心王及各各相应心所,皆能从自体转变(变现)出似有实无(似实实假)的相分和见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依此二分施设(假说)我、法,而此相见二分,是识体转变出来的,离开识体也就没有相见二分,这就是识变。
上篇:识蕴 | 下篇:识体四分 |
(一)依四分律忏六聚法篇,羯磨分为二种,即:(一)治罪羯磨,谓比丘犯罪,则大众作法,以定其罪。(二)成善羯磨,谓比...
能仁寺
有无二见
宿世因缘周
过分取衣戒知足
说戒略法前缘
火神救雉雏
摄僧三小界解法
病比丘临终闻磬生善
尼民陀罗山
佛藏
宝冠释迦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谈年轻人的创业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