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语 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又作迷境。不知事物之真实,执着谬误之境地;即指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三界六道之世界。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三论宗所立三正之一。指针对断见、常见等偏颇之见解,而显示正理。即对于大小二乘学人有断见与常见、空见与有见等偏...何等戒禁取?谓于诸戒禁及戒禁所依五取蕴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诸忍欲觉观见为体,劳而无果所依为业。...(术语)六相之一。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亦名:比丘尼度人出家法、畜徒众法、比丘尼乞与畜众法 子题:女人多乐畜众、乞畜众法、与畜众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 一、贪结 贪欲之烦恼。 四、戒取结 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 二...(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为凡夫轮回六道受分分段段果报之身。...(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覆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覆是覆盖,犯了过恶,怕丧失名利,故把过恶隐藏起来。《成唯识论》...凡九卷。日僧住信著于正嘉元年(1257)。全书分为印度、中国、日本等三部分,类聚有关佛教之种种因缘事迹而成,共收...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 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馈,因此能体会解脱的快乐。可是,在世人的眼里...最近几年来,失业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说与经济不景气有关。其实,人力需求减少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因为公司经营不...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
问: 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地藏王菩萨经》,念佛机可以回向给自己累世多劫以来的冤亲...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呼吸,只专注在阿弥陀佛圣号上? 大安法师答: 专修净土的人静...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自然和谐;人际关系不合,社会自然诸多纷争;...
识体四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识体四分】为唯识宗所立的教义。唯识宗认为,构成我人认识作用的心识,其认识作用有四种分类(说到识,包括各各的相应心所在内)。这四种作用,是在‘识变’时生起的,即:一、相分,相即相状;所缘之义。为认识的对象(客体);亦即被主体的心所认识的客体形相。此又分为影像相分及本质相分二种。二、见分,见即见照;能缘之义。为认识的主体(即八识的能缘作用);亦即认识、照知相分的主体作用。三、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者自体之义;证者证知之义。即自体上证知见分的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的认识活动(见分缘相分之作用)。四、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于八识及其相应心所,皆各具此四分。心、心所认识作用的四种分类,若换一个解释方法,则为:一、相分:这是客观的外境,唯此外境非实有,而是内识所变现的。二、见分:这是主观的认识作用,它所认识的境,就是所变现的相分。三、自证分:这是对主观的认识作用加以证知的作用,它也就是识的自体。四、证自证分:这是识的自体对自证分再度证知的一种作用。
上篇:识变 | 下篇:愿波罗蜜多 |
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
一食顷
迷界
对偏正
戒禁取
别相
尼畜徒众法
五下分结
分段
等观
覆心所
私聚百因缘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地藏菩萨的化身无处不在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如何面对中年失业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的吗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