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Harmita,译曰远离。智度论五十三曰: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言相近,义相会,故以阿...【轮王七宝】 p1341 如转轮乐中说。 二解 俱舍论十二卷十二页云:经说轮王出现于世,便有七宝出现世间。其七者何?...(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二一来果也。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又】一、习气果,由宿世修习善恶之气分,而今生感善...(术语)诸法之实相,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非有想非无想有情】 p0719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非有想非无想有情者:谓非想非非想处所有生天。...密宗对修行三密之作法,称为事相。即修行择地、造坛、护摩、灌顶、结印、诵咒等行轨作法,此系真言教理所依托之因缘...(名数)一安陀会衣Antarvāsa,五条袈裟。二郁多罗僧衣Uttrāsaṅga,七条袈裟。三僧伽梨衣Saṁghāti,九条乃至二...唐代僧。龟兹国(新疆库车)人。又称勿提提犀鱼。住于屈支城西门外之莲华寺,除西域诸国之语言外,兼通梵、汉语言。...梵语 maireya 之音译。又作迷隶耶、昧娜也,意译作木酒。即以植物之根、茎、花、果等所酿造之杂酒。“窣罗”(由谷...(佛名)Suśānta,佛名。译曰妙息灾。见慧琳音义七。...谓诸法之生起皆由因缘和合,如缺其中必具之缘,则此法即不能生起。此种情况发生时,即得非择灭无为。俱舍论颂疏卷一...(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不怕多,能了一件少一件。那么...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智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的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好,容易招些不好的东西,只能在寺院诵,真的吗? 仁清法师答:...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方便,殊胜特别方便。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夕前一天傍晚,打开诊察室的门准备下班时,看见一位年轻人,告...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说,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言下之意是学佛首...
有漏业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漏业】为‘无漏业’的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的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的黑黑业、招色界善果的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的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见《俱舍论》卷十六。
上篇:有漏智 | 下篇:有漏道 |
梵名 Catura。于密教中,乃药师十二神将之一,为拥护佛法之夜叉神王。又作松杜罗、招住罗、提徒罗、朱杜罗、照头罗...
阿罗蜜
轮王七宝
二果
诸法寂灭相
非有想非无想有情
事相
三衣
莲华精进
迷丽耶
苏扇多
缘阙不生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黄龙三关

【推荐】荷花与泥土
空中楼阁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