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Harmita,译曰远离。智度论五十三曰: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言相近,义相会,故以阿...即留多寿行与舍多寿行。(一)留多寿行,乃阿罗汉为饶益众生、久住教法而舍福延寿之法。阿罗汉或于僧众、或于他人,布...于一切法执一者,亦有六种,云何为六。 一、计因果一体 如僧祇部人,计因果为一,如受种子为芽等。 二、计...(术语)喻法十过之一,是异喻之过也。能立者指因,凡所以设异喻者,为所立之宗与能立之因立于反对而欲遣去彼也。然...(经名)有婆罗门,通达三部异典,求生于梵天,称为三明婆罗门。佛为三明婆罗门二弟子破三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惭】 p1279 显扬一卷五页云:惭者: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惭为业。如...【弭秣贺】 西域记云:唐言米国。...原名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河东郡解县人。勇猛过人,为一代虎将。因素重情义,秉性忠直,故名垂青史。明神宗时,敕...(杂名)Devasopāna,译曰天地。萨昙分陀利经曰:天王佛国名提和越。汉言天地国。...(经名)维摩经之品名,第三品也。如来闻维摩居士病于毗耶离城遣五百弟子顺次问疾,诸人各陈昔日为居士受屈,不堪问...火中生莲华,比喻希有之事。表示菩萨之妙用,虽受五欲,亦复行禅,于此等相逆之行中尚能出没自在,变幻莫测,恰如火...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没有空正见。第二个他没有菩萨的愿力。所以他造善事,往...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小孩还没有成家,还有公司一大片职工。如现在出家,是否会对...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颇为出名的食品科学家。当他读国中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他的...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方海权答: 越是穷贫的人,往往大多是生活能力较差,身体也不...发心也就是发愿,只是愿更为强烈与坚决,更具有目标性。而发心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当下,一件事情,延续性不强,是佛教...《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办呢?那么千经万论共指,往圣前贤做榜样的告...
大地法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大地法】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缘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对法能有所分别、简择。七、念,对所缘之事铭记不忘。八、作意,警觉之义;能令心警觉。九、胜解,即殊胜之解;对境而产生印可审定之作用。十、三摩地,又作等持、正定,即使心专注一境。此十法遍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心品而与之相应,故称大法;此大法之依地为心王所有,故称大地法。唯识宗将以上十法分成五遍行、五别境两种,一、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与一切之心、心所相应,故称遍行。二、五别境即欲、胜解、慧、念、三摩地等五法缘各别之境而生,故称别境。见《俱舍论》卷四、《百法明门论》等。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下篇:大乘二种性 |
(人名)舒州人。姓江氏。字佛鉴。试经得度,读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之经文,有省。参五祖法演数年,恚其不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