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有婆罗门,通达三部异典,求生于梵天,称为三明婆罗门。佛为三明婆罗门二弟子破三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之梵道。摄于长阿含十六。巴Tevijj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远波罗蜜多】 p1257 成唯识论九卷十七页云: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僧侣出游时所使用之杖。略称杖。又作拄杖子。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载,佛于王舍城鹫峰山时,有一老比丘,登山不慎跌...指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即:(一)佛物,如佛像、殿堂、香华、佛衣、幡盖之类,凡属佛之信施物,皆不得移作他用,...秘密的言语,即密教的陀罗尼。...据大妙金刚经所载,八大明王系指八大菩萨所示现之八大金刚明王,即:降三世、大威德、大笑、大轮、马头、无能胜、不...(术语)有世界之略。总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而名为有之世界。...全一卷。陈那作,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有诸译本,如汉译藏经中陈代真谛所译之无相思尘论一卷、西...(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经量部之别名。...指拥护念佛行者之菩萨。十往生经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术语)又云业性。正招苦乐异熟之异熟因也。小乘以表色无表色之色法为业体。大乘以思心所之现行及种子为业体,于所...(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印光大师校印本)...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俗家姓叶,浙江宁海人,母亲王氏,乞观音而生,从小就随母持...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于我自己的、让他人得快乐的都要舍。我前两天跟大家说,你家庭...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 这个誓愿力就是说,在行菩...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明白吧,很多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重要...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前面讲到,种子是一切法的生因,但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所保存的...
三明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明 | 下篇:三明六通 |
(术语)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暖与识,名之为命,命...
远波罗蜜多
拄杖
三宝物
密语
八大明王
有界
观所缘缘论
说转部
二十五菩萨
无量寿如来
业体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永远布施欢喜心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患难不必求鬼神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