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沙门昙度。续为僧主。度本琅玡人。善三藏及春秋庄老易。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及少帝乖礼。度亦行藏得所。举动无忤。止于新安寺。同寺又有释玄运者。亦精通大小乘。张永张融并升堂问道。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乃天台宗论法华是否摄入八教之名目。八教者,指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及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关于法华...【无上正等菩提】 p1083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复有异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遍...【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p0750 瑜伽二十二卷五页云:云何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术语)菩萨有未断惑者,是凡夫之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之惑者,是圣众也。...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菩萨的六种善巧方便,即 一、随顺巧方便,即菩萨顺次教诫众生,令生信乐。 二、立要巧方便,即菩萨先满足众...(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行法也。...亦名:受比丘戒法五种、僧中五受、具足戒受法五种、比丘受戒法五种、五种受具戒法、授比丘戒法五种 子题:善来受具...(术语)谓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总有他根故也。唯识述记三本曰: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为身安住食于所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为身安住食于所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非不饮食寿命...(菩萨)又曰多罗观音。...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 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最为重要的事。关于依师的正确心态,释尊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都需顺应的道。 顺应天的刚健,因而勤奋...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利。最近,又开始烦躁。今天还和家人大吵了一架。我真的是忍不...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等正觉的...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救苦。 古德解说慈悲一双,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时候,会经...
昙度《高僧传》卷七
【佛教人物传】
上篇:僧瑾(宋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道猛(宋京师兴皇寺)《高僧传》卷七 |
凡八卷。唐代法琳着。又作辨正论、辩正理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唐高祖时,道士李仲卿(一作少卿)撰十异九迷论...
八教摄不
无上正等菩提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菩萨圣众
虚诳语者
六种巧方便
八功德水想
受具戒法比丘五种
有根身
为身安住食于所食
圣多罗菩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三灾八难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堂上二老是活佛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大悲咒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