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济。未详何许人。晋太元中来入庐山。从远公受学。大小诸经及世典书数。皆游炼心抱贯其深要。年始过立便出邑开讲历当元匠。远每谓曰。共吾弘佛法者尔其人乎。后停山少时忽感笃疾。于是要诚西国想像弥陀。远遗济一烛曰。汝可以建心安养竞诸漏刻。济执烛凭机停想无乱。又请众僧夜集为转无量寿经。至五更中济以烛授同学。令于僧中行之。于是暂卧。因梦见自秉一烛乘虚而行睹无量寿佛。接置于掌遍至十方。不觉欻然而觉。具为侍疾者说之。且悲且慰。自省四大了无疾苦。至于明夕忽索履起立。目逆虚空如有所见。须臾还卧。颜色更悦。因谓傍人云。吾其去矣。于是转身右胁言气俱尽。春秋四十有五矣。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子题:共语相谏、展转相谏、展转相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问:‘如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戒...(术语)Vajrasādh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五月轮之五尊中,位于阿閦如来后方之菩萨名。司欢喜之德。秘藏...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时世谷贵,乞食难得。婆求河边有安居者,便共称叹,得上人法,信心居士,减分...【堪忍行】 p1185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云何堪忍行?答:谓能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能堪忍他人所发能生...(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谓世间诸事无常,少有如愿者。自有情生命之所欲求者而言,一般皆祈望福禄寿考,然以佛教哲理观之,生老病死却丝毫不...宗镜录中,辨二我执二法执。 一、二我执者: 一、俱生我执 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决定受业能障阿罗汉果】 p0700 瑜伽九十卷二页云:若欲证得阿罗汉时;先所造作决定受业,由异熟果现在前故;...为避除盗难而修之秘法,为日本真言宗所重。据辟除贼害咒经载,有鬼神王默利阴利居于北方健陀摩诃术山,王有四姊妹,...简称识处定,即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的禅定,为四空处定之一。...菩萨七种辩之一。谓菩萨能断法爱,以一切文字名义庄严种种法语,随众生之所须,应时应机,无有差异,随其所问,应答...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上不上高广大床。就是你的床铺不能太高,佛制就是高...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么感受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 佛陀...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德善根都是不可称量的。前面蕅益...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那么什么是权法呢?权法就是在因缘上的修证。佛陀为了满足...
僧济(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永(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下篇:法安(晋新阳)《高僧传》卷六 |
信三宝者: 一、信佛 信佛为大导师,堪作依止,不信其余邪师。 二、信法 信法可依之修行,不信其余邪法。...
相谏六种
金刚喜菩萨
大妄语戒缘起
堪忍行
第六天
事与愿违
二种二执
决定受业能障阿罗汉果
咒贼经法
色无边处定
随应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法照大师劝念佛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不要跟着感受走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发毒誓的果报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