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安。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远公之弟子也。善戒行讲说众经兼习禅业。善能开化愚曚拔邪归正。晋义熙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左右居民以百数。遭虎死者夕有一两。安尝游其县暮逗此村。民以畏虎早闭闾。安径之树下通夜坐禅。向晓闻虎负人而至投之树北。见安如喜如惊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虎踞地不动。有顷而去。旦村人追虎至树下。见安大惊。谓是神人。遂传之一县士庶宗奉。虎灾由此而息。因改神庙留安立寺。左右田园皆舍为众业。后欲作画像须铜青困不能得。夜梦见一人迂其床前云。此下有铜钟。觉即掘之果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后以铜助远公铸佛。余一武昌太守熊无患借视遂留之。安后不知所终。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摄受最胜】 p1459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味名差别】 p0809 瑜伽一卷八页云:又味者,谓应尝,应吞,应啖,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是等差别之名...(故事)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经: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三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有覆无记】 为无记之一种。无记分两种,一为有覆无记 二为无覆无记。覆有二义,一是覆障,谓染法覆障圣道;二是...(1899~1983)四川内江人,名爰。为当代最杰出之中国画家,蜚声国际,世人推崇其画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诗文、...行宗记释云:“前明别分。具即身口。以吉罗无限,分之令易,故为七聚。作义下,次显通含。作通说局,故云作义长也。...复次若略说摄有十一种,谓相摄、界摄、种类摄、分位摄、伴摄、方摄、时摄、一分摄、具分摄、更互摄、胜义摄。...【萨多琦黎】 翻大力天。...(术语)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谛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被断。即他界缘之...(人名)Devasena,罗汉名。译作天军。见西域记四。...(术语)六种佛之第六。至究竟即之位,事理皆圆满之佛也(前五佛理圆事不圆)。观经天台疏曰:究竟佛者,道穷妙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这种悬记也就是符合着佛陀所说的成住坏空,一切法无常。...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拼搏努力吗? 方海权答: 拼搏向上、刻苦耐劳、勤俭朴素也是一...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就跑远了。求身体好一点,身体真的健康一些了,就忘了菩萨三宝...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把一切看个真切。这个世界充满虚幻的色彩...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要是有人能静坐须臾顷一会儿,胜造浮图七宝塔...问: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惟贤长老答: 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地藏菩萨又说:世尊!现...
法安(晋新阳)《高僧传》卷六
【佛教人物传】
上篇:僧济(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下篇:昙邕(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1、环境顺意时,心生喜悦。 2、释迦佛的弟子阿难陀,华译为欢喜,或庆喜。...
摄受最胜
味名差别
阿难八法
有覆无记
张大千
恶作恶说
摄
萨多琦黎
能缘断
提婆犀那
究竟佛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不要被六根骗进了六道

一念净心成正觉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