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中,辨二我执二法执。
一、二我执者:
一、俱生我执 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是名俱生我执。
二、分别我执 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着,是名分别我执。
二、二法执者:
一、俱生法执 谓无始时来,虚妄熏习,于一切法,妄生执着,恒与身俱,故名俱生法执。
二、分别法执 谓于邪教及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故名分别法执。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尚须一百个大劫来种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佛之三十二相,每一相都要修一百种福才能感得,所以...指密教金刚界之五智如来。族乃梵语 kula 之意译,部族之义,故称大日、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等五部之五佛为...(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酒者昏乱人之心性,故一切不卖之也。...梵名 ?āna-vāsin,巴利名 Sāna-vāsī。及作奢那婆数、舍那波私、舍那和修、舍那婆斯、耶贳[革*奇]、奢搦迦(梵...【非心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非心为因法云何?谓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心,及诸余异生定当...【不共无明随眠】 p0335 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七页云:云何不共无明随眠?答:诸无明于苦不了,于集灭道不了。此中不...魏晋南北朝平原(位于山东)人。字承烈。又称明征君。博学多闻,生性高洁,颇富清誉。曾居崂山,集聚徒众授学,后隐...谓寺院虽为三宝之住所,然尸骸葬此亦无咎失。道宣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四(大四○·一四五下):“高僧传中...略称水陆,或名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则。近代学者认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杂语)隋文帝敕士庶使出家,是岁度僧五十万。见佛祖统纪五十一。...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师父,你好,能不能给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坏啊? 慧广法师答: 不要问这些。因为任何前途,都是自己奋斗努力而...《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是初禅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坏、空)快到成...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这里点明,要证得无上菩提,必须...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候,四圣谛和八正道的其它七个要素也就存在。当我们充满正念的...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一个养花人每天给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每一次他都给向日葵浇两勺水,而只给向日葵旁边的小草浇半勺水。小草心里愤...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
二种二执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二我见 | 下篇:四我烦恼 |
又作鲁祖面壁。鲁祖,指唐代池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宝云平日接引学人之作风颇为特殊,若有前来问法者,宝云皆面壁不...
百福庄严
五族如来
散念诵
不酒酤戒
商那和修
非心为因法
不共无明随眠
明僧绍
寺内葬
水陆法会
特恩度僧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坏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蚂蚁的哲学
你不必羡慕他人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