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亭法师。释祖住。字幻依。号麓亭。丹徒人。族姓杨。母朱氏。梦僧入至觉而诞。十三入龙蟠山。依朝阳和尚。受法华华严诸大部经。剃染进具。通晓诸经大义。游少室参大章和尚。至伏牛谒高安。诣都下礼松秀二师。尽得清凉宗旨。往京万寿寺。演华严大钞。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宝花。无极妙峰承印俱与会。万历丁亥九月二十二日。沐浴趺坐说偈曰。虚空无面目。无位强安排。话头不话头。处处是如来。又曰。今年六十六。不知做甚么。咦诸人著眼。看这个消息。佛祖到来也。用他不著。言讫而逝。年六十六。腊五十四。塔于莲华峰北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亦名:钱宝受畜开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涅槃云,若有人言,如来怜愍一切众生,善知时宜,说轻为重,说重为轻。...(天名)与金刚童子同。奉使于执金刚部诸尊之童子。如不动之八大童子是也。...子题:自煮姜汤结犯、时药定具四罪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四药者:(一、时药)若是时药,定有宿、煮。以资用强,...【无际空】 p1055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术语)又云常光一寻。化身佛之常光明,其径一丈也,是为常光,故不别言放光。智度论八曰:问云:如来何故常光一丈...梵语 khadira。又作佉陀啰、佉达罗、劫陀罗、劫地罗、朅达罗、珂地罗、朅地洛迦、佉提罗迦、呵黎罗、轲黎罗、可黎...恶念者,谓恶之念虑也。恶念为一切恶所由起,修行之人,须息灭恶念也。...【戒清净】 p0691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复次由二因缘,令所受戒、清净具足。一、助伴清净故,二、自性清净故。云...如来摄受、调伏众生的法门之一。如来以智德制定戒律,制止诸恶、邪非等,教法严谨而毫无容赦,令众生趋善避恶,是为...1、有法和无法。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为有法;如龟毛兔角等绝对无者为无法。 2、有是指常见,即固执身...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完全不分别,修习无分别智对菩...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功。必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能如是者,方为真念佛人,...
居家之人,富贵者有守护、维持、增上财富的辛苦,贫穷者有为生活而日夜追求的各种痛苦和艰辛,人们对本无究竟安乐妄...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本残本的《龙舒净土文》,...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么?又如何了脱呢?这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楞...
麓亭法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千松法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大智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
人类因果
畜钱宝开制
金刚使者
四药对四过明通塞
无际空
常光一丈
佉陀罗
恶念
戒清净
制门
有无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居家的过患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过堂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印祖念佛治眼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