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Rāma,译曰士,喜乐,戏。俱舍光记一曰:罗摩此云喜乐。论师之名也。阿育王经一曰:罗摩翻戏。林之名也。...凡八卷。日僧成寻(1011~1081)撰。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延久四年(1072),成寻时年六十二岁,偕赖缘、快宗、...(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意译作不重受食。指一时受食,再度则不受。其义有二:(一)不作余法而食。(二)一时受讫,则不再受。此为四分律疏饰宗...(术语)对于丈六之小身而谓之遍虚空之大化身。...小乘律藏所说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与具足戒等数种。在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戒...原为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执之手版,有备忘作用。用木、角或竹制成;禅林中,师家接化学人时用之。长三十八公分余,...凡二卷。元代自庆编于至正七年(1347)。又称增修教苑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本书系天竺大圆觉教寺之云外法师...即传教灌顶与结缘灌顶。为密教之法。(一)对如法修行之人,传授秘法,使绍阿阇梨职位之仪式,称为传教灌顶,又称传法...【三种正行】 p0183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二页云:言正行者:有三正行。谓下、中、上。下正行者:谓如有一,尊重净戒,...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 一、理性,理是普遍贯通的...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是一时的恶作剧,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有一个和尚到深山去修行...
无际空
【法相辞典】
【无际空】 p1055
上篇:无常见 | 下篇:无散空 |
灭谛下四行者: 一、尽行 谓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尽行。 二、灭行 谓观涅槃诸烦恼火灭,故名灭行。 ...
罗摩
参天台五台山记
二种一阐提
慈尊月
羯专钵失遮薄底迦
大身
小乘戒
笏
教苑清规
二种灌顶
三种正行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人生之解析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