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九种由因所得之果。即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安立果、加行果、和合果、修习果等。乃犍陀罗国有...(流派)又作鞞世师,卫世师。新曰吠世史迦。...【苦寂静】 p0842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术语)殊妙之宗旨也。法华文句记六曰:今开妙教,须附妙宗。...(杂语)弃僧而复归于俗生活也。象器笺十二曰:居家必用吏学指南篇云:还俗,谓僧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一)梵语 ?ramana。沙门之古译。(参阅“沙门”2972) (二)即坐禅之意。 p4108...【修所成慧】 p0901 瑜伽七十七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子题:极教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入堂时,便合掌恭摄致礼。说偈言:‘持戒清净如满月,身口皎洁无瑕秽。大众和合...(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见道所断法】 p0641 瑜伽六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云何见道所断法?谓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瞋慢,若相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 每天忆念财富,心就和财富相应,从而寻找并践行一...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善法当中的其中一小块,...可以先用不净观作心理锻炼,观察美女或引起你淫欲的人体的五种不干净的地方。经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后,你就有可能具备...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回到寮房,准备休息了。炎热的夏日里,客堂时不时要带领大家安...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这位耆域有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记载,这些也都有人介绍...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谓之超度。 一般人认为的超度...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
二种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阐提 | 下篇:谤法阐提 |
(经名)净土三部经中,天台谓无量寿经为大本,阿弥陀经为小本。...
九果
吠世师
苦寂静
妙宗
归俗
息心
修所成慧
说戒是极教所遗摄僧根本
无边
立教
见道所断法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灵山只在汝心头
随喜是修福德资粮
如何看破美女的诱惑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耆域的感叹
微细的爱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