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舟禅师。讳道济。字法舟。生思贤里。族张氏。年二十余。入天宁寺为行者。服勤默堂宣禅师座席。次事吉庵祚公。朝夕参叩。一日闻佛殿磬响。豁然契悟。趋庵方丈。决择印可。继谒古印云峰诸师。日益深奥。住觉王景德双髻等刹。嘉靖初出世金陵安隐。僧问如何是安隐境。师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又问。何如是安隐家风。师曰。石虎山前斗泥牛水底眠。次抵阳羡还携李云寄天宁灵光诸刹。买舟南湖信风游诔。后入吴兴弁山居之。复归天宁遂终老焉。师持神咒多验。咒枯井以重泉。特梵僧而假榻。青蛙就窗听诵。神人入户护持。后复嬉笑怒骂。纵横自调。而人不能测矣。庚申之秋寝疾而逝。年七十四。腊五十二。塔其骨于别室。有法语偈颂。名剩语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中品杂染】 p0361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中品杂染?谓已止息麁品杂染,别别对治,为依止故,于诸境界,贪瞋痴缠...(术语)五轮三昧之一。金沙为真实无著之义。修禅定断见思二惑,起无漏智,无染无著,因是断尽一切烦恼,得道果,故...(术语)与泥洹,涅槃同。僧肇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识境四相金刚经论云:识境四相,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着取相也。 一、我相 ...谓新发心学习佛道者。梵网经菩萨戒卷十下(大二四·一○○四上):“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参阅“新发意”5...云何正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禅林中,病僧用以疗病、休养之堂;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而延续法身慧命之意,故称延寿堂。又作延寿院、延寿寮、将息...全一卷。唐代之作品,撰者不详。又称师资血脉传、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一切心传、最上乘顿悟法门。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术语)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植物)Māllikā,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罗。译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胜鬘宾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1452~?)明代曹洞宗僧。蔚州广宁人,俗姓王。字月舟。号虚白。十二岁礼白庵空入道,后参无方从禅师,发明己见,...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何宗教皆办不到。 第二、信学佛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有...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宏海法师答: 当然可以。但是祖师们也讲过,不晓得你有没有...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 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比较深厚了。他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上面...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如果人生滋味,尽是充满悲苦酸涩,那,我存在这世间到底有什么...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土,宝藏如来为他授记,赐名得大势。他上座时,极乐世界七宝国...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好天。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讲:人人是好人,事事...
法舟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杰峰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玉芝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名数)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于北方所传之四阿含经外加小乘杂部经典小阿含即屈陀迦阿含经而谓为五阿含。善见律毗婆...
中品杂染
金沙轮三昧
泥曰
四相(二)
新学菩萨
正定
延寿堂
历代法宝记
宿命智通
末利
文载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信愿行往生极乐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铁窗下的忏悔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