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于北方所传之四阿含经外加小乘杂部经典小阿含即屈陀迦阿含经而谓为五阿含。善见律毗婆沙一曰:“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鸯掘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后说法住记曰:“素怛缆藏有五阿笈摩:谓长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应阿笈摩,杂类阿笈摩。”梵Āgam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平等供养自、他之意。自供养,系供养自身本觉之诸如来;他供养,系供养过去已成之诸佛及一切众生。凡密教行者修金...shixiang 佛教术语。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诸法实相。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指悟入华严本经所说法界真理之观法。系华严宗初祖杜顺所立。法界观有三重之别,第一重真空观,相当于四法界中之理法...【四非圣语】 p043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一卷六页云:四非圣语者:谓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外相虽异而其本性则一,叫做一体。涅槃无名论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法界观也说:情与非情共一体。...【六处善巧】 p0303 显扬二十卷三页云:六处善巧者:一、引摄善巧。二、审听语言善巧。由此善巧,以彼语言、论难折...即月支国之迦腻色迦王。威德炽盛,志气雄猛,勇健超世,所向无敌。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王征服中印度华氏城,和议...梵语 vi?esa-mārga,巴利语 vīsesa-magga。胜,殊胜之义;进,升进之义;道,通道、过程之义。即指比前阶段更殊胜...【正心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术语)谈话商议也。唐华严经五十三曰:知诸语言,知诸谈议。...谓破除我之相,而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生起慈悲的心。...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往生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能给别人方便的行为,就...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皇帝。梁武帝博学能文,长于...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样的冤家。披着羊皮的狼。 有哪4种呢? 一者、畏服,二者、美...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平常用功,其实就是随时随地的摄心。摄心,不是把心紧绷起...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一定要讲究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很多人说:我的目的是正确的...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蚂蚁哲学。我认为大家应该学习蚂蚁,因为他们有令人惊讶的四部...
五阿笈摩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供养 | 下篇:相名五法 |
(譬喻)又云破石,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归传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过。...
自他平等供养
实相
法界观
四非圣语
一体
六处善巧
旃檀罽昵吒王
胜进道
正心住
谈议
法缘慈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如亲四怨的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