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禅师。名存奖。本府人。帝诏入内。执弟子礼以事师。一日问曰。朕收复中原得一明珠。未有人酬价。师曰。请陛下珠看。帝以手舒幞头脚。师曰。君王之宝谁敢酬价。帝悦赐紫衣师号。师皆不受。乃赐马使乘之。坠地损一足。帝复赐医。师唤院主与我做个木[柺-力+(万-一)]子。师接得绕院行。问僧曰。汝等还识老僧么。众曰争得不识和尚。师曰。跛脚法师说得行不得。至法堂令维那声钟众集。师曰。还识老僧么。众无对。师掷下[柺-力+(万-一)]子端坐而逝。敕谥广济禅师。师嗣临济玄禅师(传灯录)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遍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为中观,三论宗...(经名)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书名)一卷,梁真谛译。说三界但有显识(即阿梨耶识)与分别识(即意识)之二种识。...二种法性地持经云二种法性: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谓一切法性无改易,皆可轨则而修,故名法性。 一、实...【三受分三】 p018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或各分三。谓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又学,无学,非二,为三。...即宿世因缘,指过去世所结之善恶因缘。兴起行经卷上孙陀利宿缘经、同骨节烦疼因缘经等,以宿世之恶缘为宿缘;新华严...(术语)受一分戒之菩萨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有受一分戒者,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物名)梵语。藿香也。见翻译名义集。...(衣服)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四分律四十三曰:安居...(术语)对观心门而立。同于教观之教。...即指宋代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1063~1135)。又称巴头子、川勤。此因圆悟头上有一瘢痕,状如“巴”字,故禅林间乃称...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如果已经产生事实,要好好求忏悔,佛教还是有解决之道的,比如...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就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未来世,包括我们现在,有善男子善女...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众可行,并...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之后,他觉得参学已毕。剩下的就像他说的:世出世...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老亲①,何得云欲觅清净处所,而一心办道乎。且汝在电局,若...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时时处处感到最幸福。 看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解决了困难,你...
兴化存奖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龙湖普闻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漳州桂琛禅师《释氏稽古略》 |
【梵轮】 p1032 如沙门性异名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卷一页云:如大四十法门经说:有二十善品,二十不善...
中观
圆觉经
显识论
法性
三受分三
宿缘
一分菩萨
迦算
功德衣
教相门
勤巴子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云何心能得明净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