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福州长溪人。姓赵氏。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受具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海禅师悟明心法。有司马头陀者。自湖南来。言于百丈曰。沩山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地也。师于百丈会中应命而往。营构梵宇。值武宗毁教。裹头隐于民。大中初。观察使裴休请师复至所居。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会特盛缁侣辐辏。师敷扬宗教凡四十余年。达其道者不可胜数。入室弟子四十一人。至是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趺坐怡然而逝。寿八十三。腊六十四。塔于本山。敕谥大圆禅师。塔曰清净。相国郑愚为碑。师嗣百丈海禅师。海嗣马祖一禅师(传灯录)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一)位于江苏吴县北隅。通称为北寺,寺有卧佛,故又称卧佛寺。据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载,报恩寺在府城北隅,本为三国...(界名)八热八寒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杂名)劫末所起大三灾之第一。俱舍论十二曰: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中略)于中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渴,众山洞然,...入堂之仪式法则。大众倚西序之柱由左足而入,正面叉手低头分东西两序就位,先于佛前问讯,再对座互作揖而立;住持人...【烦恼相】 p1189 集论四卷九页云:何等相故?谓若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是烦恼相。...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比喻六根。出于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俱舍论卷三十称之为六生喻经。...【二种互相违法】 p0034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二种法,更互相违。一者、烦恼,二者、涅槃。是故安住杂...(术语)摩醯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为一体,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论,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术语)南山所立三观之一。既观诸法之性空无上,更观诸法之相空无。即大乘之初门也。见行事钞中四。...受持具足戒之后的年数。...(术语)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于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
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捨,况光之芜秽语言,蒙二大士提倡,俾一般初学,信仰净宗。则光亦可仗彼二大士之功...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旦缺乏正知正见,就会陷在种种的邪见里。这个...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580年到651年期间。道信禅...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对下一代的教导和自身幸福,要有...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沩山灵祐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荐福寺弘辩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仰山慧寂禅师《释氏稽古略》 |
又作梵夹。刻经文于贝多罗叶,夹以厚板,以绳结之,故称为梵筴。夹,或为筴之误;筴,同策之义。 p5551...
报恩寺
游增地狱
火灾
入堂法
烦恼相
六生喻
二种互相违法
一体三分
相空观
年戒
百福庄严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佛书若示有版权,则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末法修行魔障多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