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摩醯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为一体,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论,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为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也。”吉藏中论疏第一末,谓“外道明有三天,即是彼家三身,自在天为本,如内法身佛,应为韦纽,如内应身佛,韦纽脐中化为梵王,如内化身佛。”此中韦纽,与那罗延同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420~483)南齐道士。吴兴盐官(浙江海宁)人。字景怡,一字玄平。初从邵玄之学五经,年二十余复师事雷次宗。好黄...禅门所传之戒,叫做无相心地戒。其他如天台宗所传之戒,叫做圆顿无作戒,密宗所传之戒,叫做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术语)海八德经列八美德:一、汪洋无涯。二、海潮不愆期。三、不容死臭。四、有七宝珍珠。五、五河俱入而无旧名。...(名数)二十八种之不正见也。杂集论十二,引大法镜经中说二十八不正见。因明大疏上曰:二十八见蚁聚于五天。...【清净静虑无色】 p0962 显扬二巻十页云:谓边际初静虑。依此引生一切胜德,及速疾神通。如初静虑清净之相,余静虑...谛观世间之相无他,唯是生灭、灭生、灭生、生灭而已,是为生灭相。...系下种、调熟、解脱之略称。为佛化益众生之三阶段。下种,谓将成佛之种子播于众生心中。调熟,谓传播教法。解脱,谓...谓由阿赖耶识之变异而生起十一种识之差别。即:(一)身识,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识,即染污识。(三)受者识,又作能受...【杂染三种】 p1411 显扬一卷十八页云:杂染性、有三种。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烦恼杂染者:谓一...佛灭后,五百大阿罗汉聚在一处,将佛过去所说的教法,结合集成佛教的三藏经典。...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所以,又在十方世界,示现菩萨及人、天...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比喻一个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己受困。其实,用作茧自缚这个成...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 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出口,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君向孔子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 忽一日不退,师...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是一种智慧。有人把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人,另一...
一体三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体速疾力三昧 | 下篇:一体三宝 |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律云,式叉尼,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若自取食食,律亦制犯。无沙弥尼者开...
顾欢
无相心地戒
国清百录
海德
二十八见
清净静虑无色
生灭相
种熟脱
十一识
杂染三种
结集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合理地舍弃,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野狐禅「不落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