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入内。帝问。禅宗何有南北之名。师奏曰。禅门本无南北。自诸祖至弘忍大师有二弟子。一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一神秀在北扬化。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宗有南北之号也。帝曰。何名戒定慧。对曰。防非止恶名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帝曰。何名方便。对曰。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进。谓之方便。设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斯亦方便之谈。以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谓。亦无出方便之迹。帝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天之语。唐言觉。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心者佛之别名。有百千异号。体唯其一。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帝曰。有人念佛如何。对曰。如来出世随根器而说。为上根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中下根者未能顿晓。是以佛开观门令念佛生于极乐。帝曰。有持经咒求佛如何。对曰。如来种种说法皆为一乘。如百千众流莫不朝宗于海。如是差别诸缘皆归萨婆若海。帝曰。祖师既传心印。金刚经云。无所得法如何。对曰。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但示各各自性同一法藏。当时然灯如来但印释迦本法而无所得。方契然灯本意。帝曰。禅师既会祖意。还礼佛看经否。对曰。沙门礼佛诵经。盖是住持常法有四种焉。依佛戒修身。参寻知识。渐修梵行。履践如来所行之迹。帝曰。何为顿见。何为渐修。对曰。顿明自性与佛无二。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非一口便饱。是日便对漏下七刻。帝悦赐号圆智禅师。继有诏旨增修天下祖塔。应未经赐谥者所在以闻。太常考行颁赐(旧唐书)。弘辩京兆人也。嗣章敬寺怀晖禅师。晖泉州人。姓谢氏。宪宗元和十三年入寂。谥大觉禅师。嗣马祖(传灯录)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物名)幡具灌顶之功德,故名灌顶,又高悬其幡而使其端触人之顶,类于灌顶,故附以灌顶之名。秘藏记末曰:世人皆以...指密教以本尊之种子或真言等文字轮为对象之观法。又作字轮观、入法界观。三摩地仪轨(大一八·三三一上):“结三摩...(杂语)五种一乘之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经之教也。...【留拏】 此云犍(居言切),或作[虔*(刖-月)],以刀去势也。...【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 p1094 俱舍论五卷四页云: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此灭...梵语 gati,巴利语同。意译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趣之分类大致有:(一...【极略色】 p1196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极略色者:谓极微色。卽分析青等类色、至极微色。...(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术语)译经之无别本者。开元释教录十曰: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本。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梵语 trīni sucaritāni,巴利语 tīni sucaritāni。又作三清净。为“三恶行”之对称。指三种智者所爱乐,能招可...(术语)又名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传受秘密之事法,而绍阿阇梨位之灌顶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富长者,家中生一男儿,小儿面貌端正,出生数日就能说话,小儿...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啊!无量劫的轮回,无有休...
何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 妄语者,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时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时候,这三个是一体的,一句佛号信愿具足...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旁树下稍作休息,适巧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正在附近的井边取水,这...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鲜花,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有一头水牛王,每日里带着众多的牛...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力量解脱烦恼,要想办法和解,怎...问: 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但我不杀生,吃荤的日子做晚课,对诵经是否有影响,对临终往...
大荐福寺弘辩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黄檗山希运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沩山灵祐禅师《释氏稽古略》 |
亦名:邬波塞迦、善宿、清信士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杂含云,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口说三...
灌顶幡
法界体性三昧观
佛性平等一乘
留拏
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
趣
极略色
六道伽陀经
单本
三妙行
传教灌顶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推荐】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水牛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