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可观。字宜翁。华亭戚氏。年十六具戒。依南屏精微师。闻车溪择卿声振江浙。负笈从之。一日闻举唱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气汤。玉惠觉有横山命。师偕行读指要。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叹曰。语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寿圣。迁当湖德藏。居阅世堂为楞严补注。霅以祥符延。阅两载以疾反当湖南林。一室萧然人不堪之。则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杞出镇姑苏请主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击节不已。淳熙七年皇子魏王牧四明(讳恺谥惠宪王孝宗次子)用月堂遗书之荐。请主延庆。时已八十九岁。抵行在所而闻王薨。师在天竺受请曰。王旨如生。岂当有辞。遂行至南湖。众见行李寂寂。莫不叹服。不二载复归当湖竹庵。无疾而逝。寿九十一。大惠先没二十年矣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术语)梵语质多Citta,此译曰心,阿赖耶识之名也。一切现行法于此识薰其种子之义为集,由此识生一切现行法之义为...【瞋行补特伽罗】 p1322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瞋行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缘境...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载,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得获成就】 p0994 瑜伽五十二卷九页云:复次云何得获成就?谓若略说、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说名为得。由此道理,当...谓菩萨有四种清净。又作四一切行净、菩萨四净。据菩萨善戒经卷九所举,即:(一)身净,谓菩萨永断习气,得清净之身,...灵山,全称灵鹫山,为释尊说法华经之会处。即谓灵鹫山为释尊报身常住之净土。据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载,释尊为度化...又名夏腊,或戒腊,即比丘受戒的年岁。比丘每年夏行三月安居,安居完毕,就是比丘的岁末,叫做法腊。...(杂语)檑又作礌,杵类也。以比老秃。群谈采余四曰:于谦幼时,僧人兰古春过学堂。见于梳三角髻。戏曰:三角如鼓架...乃佛菩萨所得七种辩才之一。又作最上辩。谓菩萨于行六度时,为广济有情而宣说大乘法,其法甚深,其声如雷,清澈远闻...【赞扬实德】 p1472 瑜伽四十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山本是靠后山墙而筑,地下还挖了一水池,约七八尺深,终年从地...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过,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做一个...
沙门可观《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灵隐瞎堂惠远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灵隐松源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中有形状如当本有】 p0363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四页云:问:一切中有形状云何?答:中有形状,如当本有。谓彼当生地...
一俱胝
集起
瞋行补特伽罗
莲华十喻
得获成就
四净
灵山净土
法腊
老檑槌
一切世间最上辩
赞扬实德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念头像一条流动的河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