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松源禅师。名崇岳。生于处州龙泉吴氏。自幼卓荦不凡。处群儿中未尝嬉宕。稍长闻出世法慕向之。年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大明寺。首造灵石妙公。继见大惠杲禅师于径山。久之大惠升堂。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励。终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即以扣应庵。应庵举。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云。钝置和尚。应庵厉声一喝。自是朝夕咨请。应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其意。乃浮海入闽。见乾元木庵永公。一日辞木庵。木庵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师云。裂破。木庵云。琅玡道好一堆烂柴。聻。师云。矢上加尖。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师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逾年见密庵于衢州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密庵移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会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曰。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辨从横锋不可触。密庵又迁灵隐。遂命师为第一座。旋出世于平江澄照。为密庵嗣。徙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庆元三年。灵隐虚席。被旨补处。居六年法道盛行。得法者众。而师有栖遁之志。即上章乞罢住持事。上察其诚许之。退居东庵。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倡道。忽亲作书别诸公卿。且垂二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及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大法。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谓身心领受纳得,感受快感、不快感。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四分...【二种苦】 p0022 显扬十五卷五页云:论曰:如是诸苦,略有二种。谓世俗胜义别故。世俗谛所摄苦有二种。谓苦苦...【任】 p0633 杂集论十一卷十页云:任者:谓缘此境如理作意。由此作意,依所多闻,无倒思惟所闻义相,任持心故...(杂名)殊妙之大宝华也。于华中为第一,故云王。...乃大日经秘密八印品所说之八种印言,此八印为八叶院八尊之印明,表大日如来四智四行之德,系大日如来灌顶之秘印,故...(术语)大般若经所说四十二之悉昙文字,阿为最首,荼为最终。是配于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也。...(术语)如云觉王,谓佛也。释门正统八曰:觉皇盛心,其欲跻天下于仁寿者。...(杂语)Aśaya,译曰心性。大日经疏十曰:阿奢也,心性也。谓彼先世所习行,诸根性欲。...伟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与离一切烦恼系缚的涅槃真我,才能称为大我。...(人名)Mekā,牧女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弥迦,佛成道来献乳糜牧牛女名也,此无正翻也。...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利之欲,他们穿着复古的服装走在现代的人群里,他们多数是青年...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走一步,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有一次骡子去菜地吃青菜,由于...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管大家念经的纪律秩序,打坐的时候整不整...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皆造...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响自己念佛的莲友该如何交流? 大安法师答: 慈善和念佛的功德...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自大贡高傲慢。有些是有才能智识学问而不显耀,有的人空腹高心...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
灵隐松源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沙门可观《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径山佛照德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善恶之业,真实得苦乐之果,谓之实业。...
深心
领纳
二种苦
任
大宝华王
秘密八印
初阿后荼
觉皇
阿奢也
大我
弥迦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挂铃铛的骡子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过与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