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端甫卒。史馆修撰裴休制碑曰。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和上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教法。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广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与。殆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具威仪于西明照律师。禀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师。传涅槃唯识大义于安国寺素法师。复梦梵僧告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经律论无敌于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于情田。雨甘露于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辨与。无何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德宗皇帝闻其名征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论议。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上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由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可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干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上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为人请福亲奉香火。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江海无惊浪。盖参用真乘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与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标表清众者十一年。讲涅槃唯议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乘以开诱道俗。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于瑜伽。契无生于悉地。日持诸部十余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玉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而和上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丘陵。王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谓成就常不轻行者。唯和上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群迷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与。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异香弥郁。其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遗命荼毗。得舍利三百余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玄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八。弟子比丘比丘尼约千余辈。或讲论玄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於戏和上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自约义正正言等。克荷先业虔守遗风。大惧徽猷有时堙没。而合门刘公法缘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休尝游其藩备其事。随喜赞叹盖无愧辞。铭曰。贤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灵。出经破尘。教网高张。孰分。有大法师。如从亲闻。经律论藏。戒定慧学。深浅同源。先后相觉。异宗偏义。孰正孰驳。有大法师。为作霜雹。趣真则滞。涉伪则流。象狂猿轻。钩槛莫收。柅制刀断。尚生疮疣。有大法师。绝念而游。巨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迭耀。宠重恩顾。显阐赞导。有大法师。逢时感召。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宇。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为唐代不空之俗家弟子。生卒年不详。尝依不空受普贤法,并奉诏护持不空之译经弘法事业。不空曾授予银羯磨、金刚杵、...(杂语)举止动作,谓之四威仪。心地观经曰: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观念法门曰: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术语)指方者指定西方也,立相者建立弥陀之相好也。是为观经一部之说相。圣道门之诸家以之为对于一往劣机之方便说...云何论议决择?略说有七种,谓义决择、释决择、分别显示决择、等论决择、摄决择、论轨决择、秘密决择。...【六种无异理趣】 p0307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无异理趣者:有六种。一、有非有无异。谓色与色空性。如是一切处应知。...(一)指清净之行业。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一)孝养父母,奉侍师...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名数)又曰五顶轮王。自释迦如来顶上现出之五体如来也。...(术语)谓绝对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虽多而结局唯归入于一道路者也。谓其终局成佛之一道。...谓净居天之五种印。即:(一)思惟手,微屈小指与无名指,余三指舒散如三奇杖,头稍侧,屈手向内,以食指指颊。(二)善...(名数)瑜伽论所说。一福德资粮如前。二智德资粮,如前。三先世资粮,由宿世积集之善根,在今生为自完具之福智资粮...(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 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三个字绝对不能忽略的!因为在整个修行当中,不管是你的因地,...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他们是方丈的助手,辅佐方丈的...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一、外表相状的不净: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身体当中:父精母血的结合、跟恩爱迷情结合之后,他吸收很多的养分,...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生,他比较有一些智慧,所以对顺逆的境...
大达法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圆智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圭峰宗密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凡八卷。清代介庵悟进编。顺治十一年(165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本书系无准师范法系下第十五世之介庵悟进...
李宪诚
行住坐卧
指方立相
论议决择
六种无异理趣
净业
圣正定资具
五佛顶尊
毕竟成佛道路
五手
四种资粮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净界法师:这个身体其实就是一层皮好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