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宗密禅师示寂。相国裴休撰传法碑。师姓何氏。果州西兖人。释迦如来三十九代法孙也。释迦住世八十年。为无量天人声闻菩萨说种种法。最后以法眼付大迦叶。令祖祖相传别行于世。顾此法众生之本源。诸佛之所证。超一切理离一切相。不可以言语智识有无隐显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自迦叶至达磨。达磨东来至曹溪。凡三十三世。曹溪传荷泽。荷泽传磁州如。如传荆南张。张传遂州圆。圆传禅师。师于荷泽为五世。于迦叶为三十八世。其宗系如此。师豪家。少通儒学。一日偈遂州。未及与语。退游途中。见其俨然在定。忻跃慕之。遂剃染受道。尝赴斋次。受经得圆觉十二章。诵未终忽然大悟。归以告其师。师印可。乃谒东京照。照曰。菩萨人也。谁其识之。次谒清凉观。观曰。毗卢华藏。能从我游者其汝乎。及因汉上僧授华严新疏。遂讲华严。久之著圆觉华严涅槃金刚唯识起信法界观等经疏钞。及礼忏修证图传纂略文集诸宗禅语为禅藏。并书偈论议凡九十余卷。或以师不守禅行而广讲经论游名邑大都以兴建为务。乃为多闻之所役。岂声利之所未忘乎。曰嘻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禅者六度之一耳。何能总诸法哉。且如来以法眼付迦叶。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证者为法。随行而起者为役。得未必尝同也。然则一心者万法之所生而不属于万法。得之者则于法自在矣。见之者则于教无碍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说。本非教。不可以教传。岂可以轨迹而寻哉。自迦叶至富那夜奢。凡十祖皆罗汉。所度亦罗汉。至马鸣龙树提婆天亲。始开摩诃行著论释经。摧灭外道为菩萨唱首。而尊者阇夜独以戒力为威神。尊者摩罗独以苦行为道迹。其他诸祖或广行法教。或专心禅定。或蝉蜕而去。或化火而灭。或攀树以示终。或受害而偿债。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辙迹者非善行。守规墨者非善巧。不迅疾无以为大牛。不超过无以为大士。故禅师之为道也。以知见为妙门。以寂静为正味。慈忍为甲胄。慧断为剑矛。破内魔之高垒。陷外贼之坚阵。镇抚邪杂解释缧笼。遇穷子则叱而使归其家。见贫女则呵而使照其室。穷子不归。贫女不富。吾师耻之。三乘不兴。四分不振。吾师耻之。忠孝不并化。荷担不胜任。吾师耻之。故皇皇于济拔。汲汲于开诱。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耸。人有归依者。不俟请而往也。有求益者。不俟愤则启矣。虽童幼不简于应接。虽傲很不怠于扣励。其以阐教度生。助国家之化也如此。故亲师之法者。贪则施暴则敛。刚则随戾则顺。昏则开惰则奋。自荣者谦自坚者化。循私者公溺情者义。故士俗有变活业绝血食。持或法而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丰供养为行者。其余憧憧而来。欣欣而去。扬袂而至。实腹而归。所在不可胜纪。真如来付嘱之菩萨。众生不请之良友。其四依之一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识其境界庭宇之广狭。议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阅世六十二。僧腊三十四。宣宗追谥定慧禅师。门弟子僧尼四众凡数千人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修持经典一共有十种方法: 一、书写,恭敬书写经典; 二、供养,将经典供奉在塔里、佛殿里,以此诚心供养;...(术语)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杀害有情之生命也。...(经名)散陀那(巴)Sandhā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陀Nyagrodha梵志处,梵志毁佛,佛至其处说苦行之净不净,以伏...(喻)六波罗蜜,因六波罗蜜如舟,能渡人到达涅槃快乐之彼岸去。...宝性论云二解脱: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 一、性净解脱 谓众生性...【能引无义】 p0894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能引无义者:谓所说语,能引种种不饶益事;是名能引无义。...【身念住】 p0676 法蕴足论四卷八页云: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外身...(术语)欲济度一切众生之菩萨大悲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按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章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禅林用语。把髻,即战败时脱掉护头盔,走入敌阵;又指斩首时,抓住犯人之发髻并将之盘牢固定。衙,即官衙、官府。把...亦名:视比座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比座病,若眼闇,为看得食不得食,净不净,受未受者;若自有病...即观四法界的行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又一个佛门常见的概念,叫做十二因缘。可能我们在读诵经典的时...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意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下,长相厮守,至死方休。这包括感情与肉...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作梦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场。」因果、福报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是一时的恶作剧,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有一个和尚到深山去修行...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岐方会(992~1049)为开祖...
圭峰宗密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达法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华林善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从何而得断】 p1030 集论五卷三页云:从此而得断者:从何而得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
十法行
不杀生戒
散陀那经
六舟
二解脱(二)
能引无义
身念住
度众生心
把髻投衙
嫌视比座戒开缘
四法界观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何谓十二因缘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和尚遇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