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无异理趣者:有六种。一、有非有无异。谓色与色空性。如是一切处应知。二、更互无异。谓诸蕴更互相望。如是一切处应知。三、世无异。谓于前际、观中后际。如是一切处应知。四、补特伽罗无异。谓诸有情、展转相望。五、障治无异。谓常无常,乃至流转寂灭。六、文字无异。谓名身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四等之一。诸佛之言音为同等无二不增不减者。见楞伽经三。...禅林用语。又作赤[身*果][身*果]、赤洒洒。指放下万事,身心脱落,天真独朗,无纤毫情尘之貌。亦即全真露现、脱体现...优婆塞戒之五种类。由受持戒法之多寡分为:(一)一分戒,受三归依已,受持一戒。(二)少分戒,受三归依已,受持二戒。...【具尸罗者亦有四相】 p0825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具尸罗者,亦有四相。一、有欲乐,二、结桥梁,三、不现行,四...(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着,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带质境】 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所谓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为慈恩大师所立。谓净土(极乐世界)有十种胜事,即:(一)化主所居,(二)所化命长,(三)国非界系,(四)净方无欲,(...(术语)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则世间一切之法,实为无始,更以慧眼观之,则诸法皆空,而无始之相亦不可得,...谓人天之八种有情。即: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梵天众等。[长阿含经卷三、...(术语)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将于寺中行法务,随事而集寺中之僧众。先示其事,表陈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普门品(日诵式版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安全。求生西方,即使是往生西方了,也不是说就是证果,也并...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厚,说全了就是:宽厚:造物所忌...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说到这里,佛就又跟舍利弗说;...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因为它是文殊菩萨的净土。 老法师时常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诸...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州云:大道通长安。问话的这位,...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能认识你,和...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
六种无异理趣
【法相辞典】
【六种无异理趣】 p0307
上篇:六种记别所解 | 下篇:六种顺出离界 |
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
语等
净裸裸
五分戒
具尸罗者亦有四相
觉行
名利
带质境
净土十胜
无始空
八众
白一羯磨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