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白居易卒。年七十有五。赠尚书左仆射。上以诗吊之。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得施。乃放意文酒。能顺适所遇。托释氏死生之说。若忘形骸者。后复进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及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架石楼。香山凿八节滩。号醉吟先生。自为之传。晚节好佛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等九人宴集。皆高年不仕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于诗。当时士人争传诵之。其始生方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式之百数不差。九岁暗识音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既卒以其所居第施为佛寺。宣宗思其贤不已。因擢其弟敏中为相。居易尝(足疾)。肖弥陀佛像而祷之。自为之记曰。我本师释迦如来说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其佛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也。谛观此娑婆世界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向西方。有怖厄苦恼。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又范金合土刻石绣纹。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南北东西过去现在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何独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傅白居易。当衰莫之岁。中风痹之疾。乃舍俸钱三十万。命工人杜敬宗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广丈有三尺。阿弥陀尊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属围绕。楼台伎乐水树花鸟。七宝严饰五彩张施。烂烂煌煌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越南部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义。而说赞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一、利根,修佛道根性之锐利者,二、钝根,修佛道根性之纯弱者。无量寿经下曰:诸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为因位所修万行之总称。为“果地万德”之对称。欲成佛果,须于因位广修万行,积集万善,由此万行万善方得证入佛果。...谓万法唯一心,故心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这是一个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术语)摄衣界之略。摄衣而属于其人。使无离衣罪之结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注羯磨云:衣界者,摄人属人,令无离...为江苏吴县地方之习俗。即自农历二月一日开始持斋,至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生日为止,称为观音素。又自农历六月九日至十...(?-805)唐代高僧,为净土宗第五代祖师。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在睦州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师每念佛...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杂语)主要之方术也。资持记中一之三曰:唯戒一门,严为要术。...谓有一类。于空无边处天。系心悕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空无边处天众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诸色想。灭有对想...(术语)佛灭后诸宗纷起,其中求罗汉之证悟者为小乘宗,求作佛者为大乘宗。先在印度,依寄归传之记惟中观瑜伽之二宗...(人名)Sthiramati,译曰安慧,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印光大师校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弥勒下生经...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俗话说得...世间大事糊涂而小事聪明的人很多,就是说:只顾小小的利益而忘了大事。譬如说:做生意的人,只顾小小的数目计较,而...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对初学者来说,宜从计数念佛入手,功夫渐深,自然与弥陀名号...(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观经四帖疏》,他造这部《四帖疏》的心...南非的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欢喜吃牛奶,还有所有牛奶的制品,那个时候我心中对牛奶安立非常好的名言,我总是觉得牛奶...
尚书白居易《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刺史白居易《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汾阳无业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称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二根
因位万行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衣界
观音素
少康
六种震动
要术
造不动行已有随不动识
大乘宗
悉耻罗末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莫把他人过失扬
顾小失大
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曼德拉的宽容和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