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希迁禅师。师得法于清原。天宝中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其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南岳鬼神多见身听法。师皆与之授戒。大历中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并凑二大士之门。尝示众曰。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等知之无所不备。师初阅肇论云。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遂豁然曰。圣人无已靡所不已。因著参同契。其辞曰。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像。声元无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远近。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六境】 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又作莲花衣、莲华服。乃袈裟之美称,取其清净无染之义。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八中):“袈裟名离染服,(中略...(术语)禅林有沙弥得度受戒后,至师所拜谢之礼。名为谢戒。见象器笺九。...比喻有情之身体,犹如器物,能容受诸法,故称身器。依俱舍论颂疏抄卷二十二载,身,指修行者之依身;器,即譬喻依身...(术语)十四过之一。对于立者而难其无喻证明之过失也。...【无动安住心】 p1073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无动安住心,谓于第四静虑。...梵名 Vajra-dhātu-mandala。又作西曼荼罗、果曼荼罗、月轮曼荼罗。为密教两部曼荼罗之一。金刚顶经为其基础。现图...指修往生净土正杂二行之五种得失。又作五次相对。即亲疏、近远、无间有间、不回向回向、纯杂等五种相对之得失。(一...(名数)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世尊告诸比丘:咒愿有六德。施主檀越成就三法:信根成就,戒德成就,闻成就。施物亦成...(人名)明杭州云栖寺僧。名袾宏,亦称云栖大师。俗姓沈,初业儒,后为僧,居云栖坞。融合志禅净土二宗,定十约,僧...即于自身者。谓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种所造聚亦名身。今此义中意说四大种所造聚名身。 离生喜乐...(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峻岭。虽然群山为这里的居民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但行路难,村民...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成刚法师答: 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生梦死。偶有起发胜心修行者,由心魔与天魔之扰乱故,修行障难...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慧律法师答: 《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譬如放生啦、布施啦、为人服务啦。要注意哦!并不是念佛...
石头希迁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珠惠海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清凉国师澄观《佛祖历代通载》 |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
六境
莲华衣
谢戒
身器
生过相似过类
无动安住心
金刚界曼荼罗
五种得失
咒愿六德
莲池大师
证得现法乐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