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的二中洲是遮末罗洲(华译猫牛)和筏罗遮末罗洲(华译胜猫牛)...弥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依...(杂名)总称法会时带梵呗散华等各职务参于一麻之僧众。又作色众。色为色目之义。...即唐代之名士裴休。氏为河南济源(一说山西闻喜)人,字公美。生卒年不详。先后任官监察御史、户部侍郎兼诸道盐铁转...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杂语)柔和之颜色也。无量寿经上曰:和颜爱语。...禅林用语。指嗣续法统。又作传法、嗣续。释尊传法予摩诃迦叶时,曾嘱付(大五一·二○五中):“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以铜铸成,其外镀金之佛菩萨像。自印度以来,佛像大多以铜或铜合金(多为青铜)铸成。其起源系因佛身为金黄色,故仿...(杂语)Bhaṅga,又曰婆伽,薄伽,译为破。智度论四十八曰:婆伽,秦言破。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亦云:婆伽名破。梵...又称二静虑。指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为色界天中之第二重。更分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等。又二禅天之...(杂语)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劝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永不退转...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有...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在明朝。明朝的事情比较多,是由于周安士居士就...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吃素,平时相处是分锅弄饭。当老伴生病需要我照顾时,我能不...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质是把我们过去的业力如实地表现出来。你过去是一种善业的力量...
六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六境】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此六境即:一、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二、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三、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四、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碱、淡六种。五、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六、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法处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见《俱舍论》卷二所载。
上篇:六道四生 | 下篇:六尘 |
(术语)指如来一代之教化而言。天台观经疏曰:此约一化以明通。【又】一时化益之意。法华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