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元圭禅师。居岳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盛服拥卫而至。圭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厉声曰。师宁识我耶。圭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杀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圭曰。吾本不生。汝安能杀。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使果能之。吾则不生不灭也。况汝不能。焉能生杀我耶。神稽首曰。我聪明正直过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智慧。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圭曰。汝既乞戒。即既戒矣。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奚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愿为门弟子。圭即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即曰能。不尔即曰否。神曰。谨奉教。曰汝能不淫乎。神曰。亦娶也。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神曰能。曰汝能不盗乎。神曰。无乏我也。安有盗取哉。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神曰能。曰汝能不杀乎。神曰。实司其柄。焉得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神曰能。曰汝能不妄乎。神曰。我惟正直。焉有妄哉。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神曰能。曰汝不遭酒败乎。曰能。曰如上是为佛戒也。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而不为精。后天地死而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竟寂灭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是谓无心而已。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亦无我。无汝则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去佛几何。曰汝神通则十句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辟席曰。可得闻乎。圭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弗能也。圭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弗能也。圭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然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灭。廓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了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神功。使已发心未发心信心不信心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师曰。吾无用是为。曰佛亦使龙神护法。师宁堕叛佛耶。第随意示诲。师不得已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然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既闻命矣。恐昏夜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使门人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是夕果有暴风迅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惊呼。师谓众曰。无怖神与我契矣拂旦和霁则北山之松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师诫其徒曰。吾没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矣。师伊阙人。姓李氏。幼岁出家具戒得法于老安国师。寿七十有三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为十二部经之一。此部类之经典,系述说佛及诸弟子等神秘希有...全一卷。智顗所说,门人灌顶笔受。为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称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仪、方...记载僧侣戒腊之簿。又作僧籍簿。敕修百丈清规卷五谢挂搭(大四八·一一四一下):“侍者先期,取堂司戒腊簿,检看新...(术语)天台一宗之说,谓华严经为佛成道后三七日间之说法。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优留曼陀】 亦云优留曼茶,此云大醍醐。...【无相行】 p1055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无相行者:谓卽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性可得;及...(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安陀会】 或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身住也。南山云:五条名下衣,从用云院内行道杂作衣。若受,应加法...(术语)法华本门之利益也。谓初住已上至于佛果四十二位之间,渐增悟智,渐减生死之类也。迹门之法华,声闻之人,受...(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十二观之一。普观想无量寿佛与极乐世界之禅定也。经曰: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什么人、胡言乱语、大喊大叫等,助念人员应如何处理此类状况...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中。 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问: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在家居士,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明基...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完美的、圆满的、清净的生命。不离自性,本自有之。本来无一物...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不光泽、不称意、不可念的。没有老病死我们也不用学佛,所以世...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难除的地方克除。这个先难,具体指: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万行,亦是以孝为宗。 在佛教里...
嵩岳元圭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永嘉玄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天竺三藏法师无畏《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月轮三昧之相也。月轮三昧即月轮观也。佛菩萨之背光为此月轮观成就之标帜也。...
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戒腊簿
顿大三七日
优留曼陀
无相行
索诃
觉支
安陀会
增道损生
普观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不幸」的故事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学佛是为了什么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