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窥基。代郡人。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母裴氏。梦吞月而孕。六岁聪慧过人。项有玉枕指文如印。未成童便能著书。初奘三藏得童子于西域。聪悟绝伦。尝携诣敬宗。宗呼基出拜奘。使诵所著兵书数千言。奘数目童子。基诵毕奘曰。此古书也。令童子覆之。不差一字。宗大怒以基罔已将杀之。奘就丐出家。因念曩在天竺。起归与之与。卜者谓曰。师可东归。弟子生矣。谶既冥符。举以告宗。宗曰。此子悍暴岂堪受训。奘曰。郎君器度。非将军不生。非贫道不识。宗竟诺之。基怫然曰。得不断欲茹荤血过中食听此三事。乃可尔。奘念先以欲钩牵。遂矫许之。正观二十一年。奉敕落发。时年十七住广福寺。禀受奘师瑜伽师地唯识宗旨。撰述疏钞及于百部。时号百部论师。东行博陵。或请讲法华。造玄赞大疏十卷。永淳元年十一月。示灭于慈恩翻经院。御制像赞。敕诸寺图形以祀。祔葬于奘师之莹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乘五色云。左手安偏膝,游观法界之相。...(职位)司灶火者。世作火番者谬。见象器笺七。...即梵网经卷下所载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于大乘戒中,相对于地持、瑜伽之分为“三聚戒”,梵网戒系不分在家、出家...【取尽】 p0816 瑜伽九十一卷八页云:现法境界诸杂染断,说名取尽。...【四因起念忘失】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念忘失。颂曰:昧故,羸劣故,及起放逸故,相续断绝故...佛教自印度始,即有正午以后不摄食之规定,故正午以后,皆称非时,于律典中规定,凡比丘须持非时食之戒。八斋戒中,...(Encyclopedia of Buddhism)锡兰政府出版之英文佛教百科全书。第一册出版于一九六一年。主编原为锡兰佛教界名人马...(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书名)八卷。明末白下雪浪洪恩,演说宗教,特从大藏中录八种示人,以为习相宗者之阶梯。盖两土之著作也。其八种之...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不是佛陀正信弟子的事,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佛法无量...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
法师窥基《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玄奘《佛祖统纪》 | 下篇:国师金刚智《佛祖统纪》 |
(1337~?)讳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后即位,年号建文。于燕王靖难之变时,剃发并改名应文,逃离京师。经湖湘入...
契经
心性
游戏观音
火伴
梵网戒
取尽
四因起念忘失
非时
佛教百科全书
二入
相宗八要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首富只靠一粒米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目犍连救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