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深号慈行。学于海月。归嘉禾开长堂供。二十年专志念佛。常以净业化人。得往生显验者甚众。一日示疾。客至问安。谈论如常。时客方出门。师即迁化。人见紫云向西而没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行事)修法华三昧行法之法会也。...又作版头。(一)头,即初之意。指僧堂中各板单之初位。如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床,每床各有五人,依戒腊之次第居...【阿罗汉】 p0775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登上菩萨十地之位。要达到登地,须经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地名)国名,旧称曰疏勒。西域记十二曰:佉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域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善发起】 p113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善发起者:于内如理作意思惟故。又无间作意故。又正加行故。 二解 瑜伽九...【舌识所依】 p0633 瑜伽一卷八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舌。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杂名)Kūla,凡人之小塔也。寄归传二曰:或有收其设利罗为亡人作塔,名为俱攞。形如小塔,上无轮盖。...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狮子王。...(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术语)禅定名。求闻持法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无著法师。修日光三摩提。如说修学。即得此定。后昔所未解悉能通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来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溉...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这都是不好的习气。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衣服理顺后,长跪合掌,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您与阿若憍陈如等...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 有人问她话,若有...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多,数日换衣服一次,而身上并无一点难闻气味。 的确,后学曾...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做苦工。 一日遇著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
智深《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若愚《佛祖统纪》 | 下篇:处谦《佛祖统纪》 |
【不住无尽】 p0328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不住无尽者:谓得圆满无尽增上究竟佛果;而不安住何者起化。为饶...
法华三昧会
板头
阿罗汉
登地
佉沙
善发起
舌识所依
俱攞
释师子
义净
日光三摩提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