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愚。居霅川仙潭学于辩才。归觉海建无量寿阁。劝道俗四季开会念佛。凡三十年。将顺世。梦神人告曰。汝同学则章得普贤行愿三昧已生净土。彼正待汝。师乃沐浴更衣命众讽十六观经。端坐默听毕。忽云净土现前吾当行矣。遽书偈而化。本是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又于半月前书一颂云。空里千华罗网。梦中七宝莲池。踏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p0014 显扬六卷十页云:一切有情业报证得者:谓一切有情,造作净不净业。依自业故,于五...(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似也。谓与佛灭后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大论佛...亦名:妄说过人法戒 子题:过人法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释戒名者,体乖实录,名之为妄;过重欺深,名之为大;成业...【形色所作变异】 p0696 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内事形色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如说显色,如是形色、由肥...【鼻根】 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证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布萨】 大论:秦言善宿。南山:此云净住,净身口意,如戒而住。六卷泥洹,翻云长养。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名数)佛有三能三不能。...假藉善事来毁辱人或讽刺人,称为善法骂,如说“你是大善人”。反之,以恶法骂人者,称为恶法骂,如说“你是畜生”。...指唐玄宗时东来之印度密宗三大师。即善无畏、金刚智及不空。开元四年(716),善无畏奉其师之命,经中亚至长安,唐...【一切行无常】 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故曰一切行无常。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见《俱舍论》卷二十三...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深沉的慨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真的是一场戏吗?如...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的导师,要想趣向涅槃,你也得有位导师。谁是导师呢?地藏菩萨...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设想你刚刚和朋友在海滩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回到...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利,要以爱语就是喜欢听的语言给他讲,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火冒三...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执取。但是师父也提到说,...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了,没有办法修了。 二是自己习...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
若愚《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从雅《佛祖统纪》 | 下篇:智深《佛祖统纪》 |
(术语)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教行信证二曰:云专心者,即一心,形无二心也。...
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像法
大妄语戒释名
形色所作变异
鼻根
随自意语
布萨
三能
善法骂
开元三大士
一切行无常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只此浮生是梦中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