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修法华三昧行法之法会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亦眼根耶,应四句答,初句,谓聋者眼根已生不...【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想是概念作用,即于所缘之境,取其长短方圆等相。《成唯识论》曰:‘想...牒文作释之略称。将长篇文章分成段落,称为牒文;若依其所分,逐段加以解释,称为牒释。此系解释经论所用方法之一。...【无有爱唯修所断】 p1085 大毗婆沙论二十七卷五页云:无有爱、当言见所断?修所断耶?答:应言修所断。无有者:众...【中有非趣所摄】 p0362 大毗婆沙论六十九卷十一页云:有说:中有非趣所摄。问:若尔;善通施设论等。尊者达罗达多...(明王)胎藏界之三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术语)台家所立圆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众生皆具中道佛性为理,此理具之位与究竟之佛果不二为即。即三恶道之众生,...【垢】 p0882 瑜伽八卷六页云:自性染污故名为垢。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彼能令不清净故;说名为...(经名)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又说十二因缘持五戒等。...(术语)又曰布曼荼罗。悬于壁谓之悬曼荼罗,敷于地,谓之敷曼荼罗。结缘灌顶之时投华,必敷曼荼罗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了健康、英俊、爱情、智...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能否觉无情,如果不能,怎么会有情及无情同圆种智? 中台禅...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有些人是从仁慈和关注环境生态的角度选择食素。而食素也确确...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 如瑞法师答: 学习...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经中之经,就是正经中的正经;经中之纬,就是正经中的副经。...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法华三昧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华忏法 | 下篇:法华三昧经 |
观世音菩萨之别号。又称圆通尊。昔时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简是非,文殊历评已,独...
六根互用
四句
想心所
牒释
无有爱唯修所断
中有非趣所摄
金刚军荼利
理即
垢
阿含正行经
敷曼荼罗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心灵的宁静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副经中的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