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鉴。宋时居江陵。定中感佛以水洒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一夕念佛步廊。及旦趺坐而化。同时江陵道海。淮南昙泓。东辕道广。弘农道光。临终皆见金台来迎之相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种精进】 p0262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人名)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系,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谛,大有离系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为郁...(杂名)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三曰:若人堪任闻,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即脱除袈裟。其法有定制,抽衣时,先将左膀上之衣放开,然后用左手拿住两衣角,再将右手之袍袖放在衣内,左手拿住衣...梵名 Dharmasatya。又作昙谛。意译法实。安息国人。善解律学,曹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至洛阳,于白马寺译出昙...指苦、乐、忧、喜、舍等五受中之喜、忧、舍三受。此三受仅第六意识上有之,能为意识亲近之缘,使意识行之,故称意近...(堂塔)Abhayagiri,译曰无畏山,在锡兰古都阿 罗阤补罗之伽蓝名。法显传记于狮子国条。今存锡兰。...(经名)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实瑟居士。诣优昙婆罗林之异学园。告异学以我一论灭瞿昙,如弄空瓶。世尊闻之,至其园说种...(术语)闇诵陀罗尼也。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止观二之一曰:诵经诵咒尚喧于静。...又名随烦恼,即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据俱舍论说有三种,即: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禅宗将古人指导弟子所开示之公案(古则),以简洁的偈颂表示之,称为颂古。其本意即在讽咏吟颂之间体会古则之意,本...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这里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唯以信愿执持...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富的,贵的贱的;都能摄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个人对...
《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人间,他就入恒河沙定。这个定包括好多定,恒河沙有多少沙子,...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
昙鉴《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虔《佛祖统纪》 | 下篇:昙弘《佛祖统纪》 |
其义有二,即:(一)指释尊一期生命之岁寿。(二)久远实成之释尊与后之释迦牟尼佛之寿量。 p2744...
五种精进
大萨遮尼犍子
劫尽火
抽衣
昙无谛
意近行
阿跋耶祇厘
优昙婆逻经
诵咒
枝末烦恼
颂古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佛为什么说无相

你能够持他的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