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实瑟居士。诣优昙婆罗林之异学园。告异学以我一论灭瞿昙,如弄空瓶。世尊闻之,至其园说种种之法,使彼屈服。摄于中阿含经二十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比喻迷妄诱心,自一迷执入另一迷执,无丝毫利益可言。杂阿含经卷十(大二·七二上):“譬如士夫从闇而入闇,从冥入...禅林用语。谓“一”如尚未结束,其次之“二”则不来;禅林中每用以表示自然而然之道理。[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章...(物名)言四角之护摩坛又言土制之护摩坛。见密门杂抄。...【眼识助伴】 p0999 瑜伽一卷六页云: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舍寂静】 p0973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舍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谓...(术语)三无性之一。就遍计所执而论空理者。妄心所计实我实法之相,名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体性都无,如龟毛...(书名)解释上之本颂者。世亲先造本颂,后造释论。释论之中固牒举本颂也。唐玄奘译,三十卷。...【取结】 p0815 杂集论六卷十七页云:取结者:谓见取,戒禁取。取结所系故;于邪出离方便,妄计执着;弃舍八圣...【俱行相】 p0926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亦名:杖络囊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病,或为强力者所逼,若被缚,若命梵二难者。”(含注戒本卷...凡二卷。唐代窥基(632~682)述。又作二十论述记、二十唯识述记、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十唯识论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在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很多人都以为「圆融」是和「正直」对立的,其实不是如此。「圆融」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境...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米,一个人在回音壁的一端说话,哪怕是声音很小,站在回音壁另...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了阿弥陀佛以后,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的身心、家庭、工作、事业,到所处的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此就商请一个歌舞团,表演歌舞,筹募一点经费,某一寺里的禅僧...
优昙婆逻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优昙华 | 下篇:优禅伽摩 |
【道如行出】 p1237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
以血洗血
一不去二不住
地轮坛
眼识助伴
舍寂静
相无性
阿毗达磨俱舍论
取结
俱行相
担杖络囊戒开缘
唯识二十论述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圣严法师:职场中的进退智慧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