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虔。晋末居庐山。见远公德业之盛。叹曰。吾人也彼人也。乃之山阴嘉祥寺。聚徒讲经。谓众曰。愿乘讲导用奉弥陀。后五年知时已至。乃曰。华开见佛即其时矣。其夕有尼净严。假寐之顷。见观音势至与百千众从空而下。严问大士何所之。曰嘉祥迎虔公耳。虔亦预感胜相。以告弟子。奄然长往。异香经旬不歇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tāta。为印度古语,父之意。至于“母”之梵语为 ambā,巴利语为 ammā(音译作阿摩)。 p2326...1、鸠摩罗什所立的三法身是:法化生身、五分法身、实相法身。法化生身是由法性化现的化身佛;五分法身是戒定慧等的...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其梵语有四,即:upa...六种污垢真心的法,即诳(欺诳他人)、谄(谄媚逢迎)、恼(恼怒生气)、恨(怀恨于心)、害(陷害他人)、憍(憍慢...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纽,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乃鸣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行事)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会也。...问:如经说,四无量等最胜功德何现观所摄耶?答:后现观、究竟现观所摄,所以者何?如是最胜功德,诸圣弟子等或于修...(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术语)以种种善言赞叹法云寄言叹,更进而言无赞叹之言辞云绝言叹。天台以法华方便品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之言为寄言...梵语 ālambana。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兜罗,梵语,此翻霜绵。多论云,兜罗者,草木花绵之总称。”(戒疏记卷一五·八二·一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就是佛教教法衰微的时期。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反对这...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作为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见来修行,你是不是讲因果?这因果...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放...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到,特别是那些大富豪、显赫家族的人,玩美女是一个接一个,却...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一日,佛于早晨天亮之时,着衣持钵...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无有一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要!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特点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对,对来就有...
慧虔《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讳慧远《佛祖统纪》 | 下篇:昙鉴《佛祖统纪》 |
为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举出之十一种声。又称十一种声。即:(一)可意声,即和适其意之欢乐声。(二)不可意声,即违逆...
多多
三法身
譬喻
六垢法
引磬
舍利会
现观
大人相印
寄言叹
攀缘
兜罗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道业未成,白白吃了常住这么多东西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负债为牛之宿缘
极乐世界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