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举出之十一种声。又称十一种声。即:(一)可意声,即和适其意之欢乐声。(二)不可意声,即违逆其意之愁苦声。(三)俱相违声,指不苦不乐之声。(四)因受大种声,又作执受(有感觉)大种声。指由内之四大种所出,如语言等声。(五)因不受大种声,又作不执受大种声。指由外之四大种所出,如树木等声。(六)因俱大种声,又作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指由内外之四大种相依所出,如以手击鼓等声。(七)世所共成声,指世人谈话等声。(八)成所引声,指为济度众生,圣者所说之声。(九)遍计所执声,指执著有无断常之外道所说声。(十)圣言所摄声,指见言见、不见言不见、闻言闻、不闻言不闻、觉言觉、不觉言不觉、知言知、不知言不知等八种正声。(十一)非圣言所摄声,指与前项所列之八种言说相反,即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不正声。形成此十一种声之因有五,即:相、损益、因差别、说差别、言差别等故。[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七(澄观)] p3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法威力】 p0760 瑜伽三十七卷一页云: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术语)对于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也。此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杂语)Kulapati,译言家主。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一人称豪,独用僧物,处断纲务,不白大众者,名为俱攞钵底,译为家...(流派)隋智者大师入寂于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以智度论为指南,以...五代梁时浙江奉化县布袋和尚,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禅机幽默,所以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亦名:知事人 子题:佛听二种人掌三宝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宝梁大集等经云,僧物难掌,佛法无主。我 听二种人...梵语 a?va-āsanam。为马上安置莲华之台座,属五部座之一。马为世间吉祥贵重之物,故于台座中,马座属宝部之座。南...【六种非所爱法】 p0306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非所爱法、略有六种。一、怨敌。二、疾病。三、不可爱境。四...【如时而语】 p0578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时、有三种。一者、乐闻;非不乐闻。不乐闻者:谓如有一、或饥,或...(杂名)奉同一教义者之团体也。又说教集会也。...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这两个是同时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出家不是为自己解脱,那出...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地独修、独忏吗?也许,会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 这是由于人...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比如说,我看到这...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现现在很少有人听二磬。我想是不是有人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我...
一对夫妻到北方某海滨城市去旅游,吃了一只2斤多重的螃蟹。回京后不久,就出现浑身疼痛的症状,到很多医院也查不出...问: 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 大安法师答: 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
十一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一种稠林 | 下篇:十一识 |
【四苦】 一生苦,果报始起为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体衰变为老,老时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
法威力
暖法
悉昙四种相承
俱攞钵底
天台宗
布袋和尚
三宝物知事人
马座
六种非所爱法
如时而语
教会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六根门头无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