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Kulapati,译言家主。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一人称豪,独用僧物,处断纲务,不白大众者,名为俱攞钵底,译为家主。斯乃佛法之大疣,人神所共怨,虽复于寺有益,而获罪弥深,智者必不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广大不寂静苦】 p1324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由欲界一切生趣苦具足...(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名数)如人口舌所发之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有执受大种为因。如木石等之声,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无执...(人名)Arjuna,天子名。无翻名。见慧琳音义四十三。传未详。...【本惑】 即根本烦恼,与随惑相对而言,称本惑。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其中恶见又开为身见、...梵语 pūjanā,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此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所谓十事者: 一、坚根本 六、摄自具 二...(佛名)Śākyamuni,印度迦毗罗城Kap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于...(经名)法华第十品,为说五种法师功德及弘经方法之品,故谓之法师品。...(术语)修梵行之心也。修四梵行或禅定则生于无色界,是即梵行也。止观一曰: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切法门都是方便,但一切法门当中,念佛...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许多年来,寨子里的百姓一直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吉祥的生活。可...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都示现在长江以南,即使有出生在北方的,后来也多转...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答: 说起特殊职业,我以前去沃尔玛超市的时候,那有个卖鳖的...人生一瞬,世间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常想到,人的一生须走好六座大桥,六座桥有一座没过去,没走好,人生都...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 因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师答。 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迷失于自己的心...
俱攞钵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俱攞 | 下篇:修行 |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多论云,前家食请,后家衣食请,听背无罪。二、前家食请,后家衣请,取衣向前家不犯。不向前...
五部净居炎摩罗
广大不寂静苦
善根
八种声
阿畴那
本惑
供养
十事
释迦牟尼
法师品
梵心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巨人与蚂蚁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走好人生六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