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清观。临海屈氏。久居国清。妙洞三观禅定神异。清介自守不畜衣钵。尝曰。恨未能舍己头目。溪南有请供者。夜雨水涨人不能渡。师顷刻即赴身衣无湿。人知其有神足通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即时即刻之意。与直下同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上所谓:初祖达磨到梁见武帝,合下用只个头上一着子。碧岩...(术语)又曰龙树宗。三论之空宗也,以是为龙树提婆二大士所显扬者也。...(1593~1638)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金华人,俗姓朱。字石车,世称石车通乘禅师。年二十六,依天真海藏出家,受具足戒...全一卷。又作竺仙和尚天柱集。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竺仙和尚语录内。文...(堂塔)有龛室之塔。即常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佛听作龛塔柱塔。...(譬喻)淫欲烧心,譬之火也。千手陀罗尼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杂语)子者种子也。种子所生之果,谓之子果。果所生之种子,谓之果子。因而五蕴之果报。为过去烦恼所生之果,谓之...指寺院中,行大布萨法会(于固定日期聚众宣读戒条之仪式)时,装盛香汤、香水之瓶。[禅林象器笺器物门] p3416...【成所引声】 p0665 杂集论一卷七页云:成所引者:谓诸圣所说。...(一)佛陀有雁王之称,故佛门又称雁门。 (二)(476~?)即昙鸾。又作昙峦。我国北魏净土教念佛门高僧。日本尊之为净...(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以及见到的人,这是一种情绪的传染。比如一个人的迁怒,可以影...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我们的一...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止之处,恭敬地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然后向...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静坐,心中思惟着: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自然无法恭敬、孝顺师...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和信仰之心。这...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没意义了,无论多深的法,多浅的法。如果不能跟你日常生活结合...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难去了解,因为我们凡夫的思想都是向外攀缘,我们认为这一切的...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一处名叫猕猴室的石窟中。当时有一位鲁醯遮婆罗门,非常恭敬...
法师清观《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志远《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文举《佛祖统纪》 |
东晋豫章山寺之僧。其祖先为西域人。生于长安,容止端正,志业弘深,深达空理,常诵放光、道行二般若经。东晋成帝时...
合下
提婆宗
通乘
天柱集
龛塔
淫欲火
子果
法瓶
成所引声
雁门
表义名言种子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离欲解脱大丈夫
依法为师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