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道琛。温之乐清彭氏。赐号圆辩。母梦紫气萦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学律仪。未几去从息庵于法明。微言妙旨一闻便领。后至南湖依圆照。既归乡出主广济。十二年迁广慈。建炎三年。车驾幸永嘉。有旨以林灵素故居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师应诏。尝以僧伽梨质米于市。夜见流光煜煜。旦即捧还山。苦无水指工凿井。得古砖有天康字(南朝陈文帝年号)泉涌其下。乐清江岸。每以颓倒为患。咸谓鬼物所衅。吏民请为授戒。神附语致谢。门人清顺。梦延庆诸祖来谒。侍者持位图于旁。而阙其第八。顺指问之。对曰。汝师将补其处。及后居南湖。果第八世。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已矣。良由弥陀悟我心之宝刹。我心具弥陀之乐邦。虽远而近不逾一念。虽近而远过十万亿。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然照映。一日于禅定中见一老宿坐禅榻上。顾谓师曰。吾四明也。师惊喜作礼问曰。道琛于一家习气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尊者首肯之。及觉心地豁然。自是山家言教观者。皆禀师为正。绍兴十二年。圆照告老举师以代。寺经虏寇焚荡之余。师诚心所感施者自归。岁月之间栋宇悉备。因行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慧辩愈加。郡大旱。请祷雨。师以郡政苛猛言守感寤。出囚徒数百人。是夕大雨。有久病者。为说法施食多愈。育王谌禅师疾。往视之。归语众曰。大言无当终不得力。乃于月二十三日。建净土系念会。道族至万人。与雪窦大圆禅师为道交。尝请说六即义。闻而叹曰。师如此说应曾悟耶。答曰。若不因悟何敢对老师说。一日讲至六罗汉义。学者请说。斥之曰。小乘法相说之何益。当为说经王义。联翩三日。一语无重。绍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观经昼夜不绝。众闻异香盈室。师曰。佛来接我。即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讽安乐行。未终塔然坐亡。留龛弥月。颜体如生。葬全身于崇法祖塔之侧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者之论法,虽为异品者,而对手强为同品而攻击之过误也。...(衣服)Kaṇḍpraticchadana,译曰遮疮疥衣。十三资具衣之一。见有部百一羯磨十。...(行事)Paca-pariṣad,P acavarṣikā-pariṣad,梵语般阇于瑟。译曰无遮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亦名:言人戒犯缘 资持记释云:“缘中,初二并局俗人,道则非重。”(事钞记卷四二·一九·七)...(名数)一神境智证通,又云身如意通Ṛddhividhi-jā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术语)总言胎藏界之曼荼罗。以是自大悲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罗故也。别言北方羯摩部释迦之曼荼罗。以是出现于浊世而...【有增上慢无增上慢】 p0558 瑜伽九十卷十二页云:又卽于此应不放逸所作转时,由二种相,应知于彼六处寂灭有增...亦名:媒嫁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罗阅祇,迦罗比丘,本是大臣,善知俗法,城中嫁娶,尽往咨问。时婚...【钵里萨罗伐拏】 此云滤水罗。会正记云:西方用上白[疊*毛],东夏宜将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四尺...(杂语)妙高山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药师经曰: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俱舍论十一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亦名:遮不至白衣家差人忏白衣法、忏白衣差人法 子题:八德 济缘记释云:“此因善法比丘讥骂质多居士,佛令罚已往彼...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有位年少僧人前来拜见。少年僧人问: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 三...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我们应当静下心从长计议,一点一...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先绕道到城隍庙拜拜,祈求城隍爷多赐予福禄后才去上班。有一天...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从早上一醒,一直到晚上睡觉,你都要观看自己一天的心在想些...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佛法再高深,起修的时候,一定是从观无...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于中而生,根缘境,识于中而生,叫做三和合缘,作方便计着,而...
法师道琛《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法云《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智连《佛祖统纪》 |
(术语)劝诫二门之一。劝善行之教也。百论疏上中曰:佛法大宗唯诫与劝,恶止明诸恶莫作,谓诫门也。善行则众善奉行...
同法相似过类
建豆钵喇底车惮娜
无遮会
尼言人戒犯缘
五通
大悲坛
有增上慢无增上慢
媒人戒缘起
钵里萨罗伐拏
妙高山王
差人忏白衣法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没人绑住你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佛像开光仪轨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照看你自己的心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