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处元。永嘉人。久参扶宗。遂继法明之席。郡侯仰其道化。任以僧正。澄清品流莫不厌服。所著辅赞记三卷。其论经体则推本法智广智源流之说。论无住本三种观法。答扶宗通相三观。其说明正学者宗之。崇宁二年。闲居东溪草堂。述义例随释六卷。初荆溪以止观文广。例为七科。名为义例。俾学者知解行之大旨。虽法智制述之多不暇为记。师因义神智为纂要。以初乘观法性德之境为真如理观。修德之境为唯识事观。师谓狂妄徒疑后学。乃决志注释以斥纂要之非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佛灭,即指佛陀之涅槃、入灭。法华经序品(大九·五上):“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佛灭日,略称佛灭,又称大恶...(一)心髓与精要。即指法门之至极。又谓心性上精要之法义。 (二)全一卷。唐代不空撰。为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菩萨)Cintāmanicakra,六观音之一。此观音,手持如意宝珠,以表满众生祈愿,持轮宝,表转法轮,故名如意轮。密...“不但空”之对称。知道一切事物有空理之一面,然不知其反面同时存有不空之意义,称为但空、偏空。知道空理,同时亦...(术语)违境与顺境。感苦之境界,名为违境。感乐之境界名为顺境。常曰顺违。今以苦乐文字之次第,谓为违顺。唯识论...【阿修罗】 旧翻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新翻非天。净名疏云: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新婆娑论云:梵...【舍与退差别】 p09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页云:问:舍、退、何差别?有说:名卽差别。谓名为舍,名为退。...(名数)依瑜伽论之意则以三种之相应,悉摄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应之义而尽诸法。玄应音义二十三...以空理为宗的派别,如小乘的成实宗和大乘的三论宗是。...【荤辛】 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辛,五辛是也。梵网经云:不得食五辛,言五辛者:...(地名)山名。出栴檀之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捷径。原夫此事本来无密不密,但在当人一念上做。即看话头一著...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冲凉。 奉命提水来的弟子,将洗澡水中和了,顺手把...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欲倒。虽然经过很多名医的诊治,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后来遇见...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听闻,世尊行菩萨道...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孤儿,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流浪街头,受尽磨难。最后终于创下...
法师处元《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宗正《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净杲《佛祖统纪》 |
(天名)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法华文句二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
佛灭日
心要
如意轮观音
但空
违顺
阿修罗
舍与退差别
三种相应
空宗
荤辛
摩梨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活着的水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