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宗正。赐号文慧。依神智学教观。深造阃域。治平初。继主南湖。大弘宗教。先是宝云祖。藏骨于育王山西北隅。后七十七载。师自南湖往礼敬。顾甃甓有毁。将遂芜没。乃饰工累石。起方坟以显其处。且复为石塔记以识其事。时谓微师此文。宝云之藏几不可考。法师思恭。湖之乌程人。赐号体真。年十九剃发。诣神智学教观。及归里时。空相废于积潦。师克志兴复。为屋三百楹。从容无求。而施者自趋。功成修长忏三载以答志愿。及老归吴山解空。建炎元年九月。别众坐逝。荼毗烟所至皆凝舍利。塔于院东南隅。弟子戒澄等四十三人。皆传道有成。分化浙水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明真妄互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无明熏习,众生有无始之无明,熏习真如,以熏习故,生妄心也,...【梦粗重】 p1281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梦粗重者:谓睡眠所发身惛劣性。...【所依住义】 p0739 显扬五卷二页云:所依住义者:谓外世界。依此所住,有情界可得。所谓村田、百村田、千村田...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书名)具记焚释道经角试事。名义集一曰:道家尹文操斥法本内传,是罗什门僧妄造。通慧辨云:明帝梦金人事,出后汉...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1241~1316)日本临济宗僧。敕谥“佛国应供广济国师”。后嵯峨天皇皇子。十六岁随侍东福寺圆尔,后又从兀庵普宁,...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六诤本者,瞋恨、恶性、贪嫉、谄曲、无惭愧、邪见。”资持记释云:“六诤本者,不出三...五重唯识观之第三。五重唯识观中,第二重“舍滥留纯识”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之本与作用之末(即见相二分),故摄...【现世】 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杂语)一类之众生,见佛之色身如黑象脚也。观佛三昧经三曰: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有...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树上的叶子,最后将扫把一丢,坐在地上叹气。 我问他在做什么...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
陋习一:夫妻谁赚钱谁就当家。 谁有钱谁就有说话权,谁就是老大,这当然没错,但绝不能延伸到婚姻家庭中。很多夫妻...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的座右铭,也是其一生行化四方、扶危济困的写照。出家80余载,...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安法师答: 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么多人造业,皈依三宝的少,我们这些力量要把世界的共业转变过...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麻烦法师指导,感恩。 宏海法师答...
法师宗正《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中立《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处元《佛祖统纪》 |
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 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二、为动之六...
四熏习
梦粗重
所依住义
圣正定资具
法本内传
三聚净戒
高峰显日
六诤本
摄末归本识
现世
黑象脚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各宗要略——净土宗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夫妻间的10大陋习让婚姻崩溃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