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法华文句二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又】天龙等八部众之总称,以彼等本非人而诣佛所皆现人体也。舍利弗问经曰:“八部皆曰人非人。”法华经义疏二曰:“人非人者,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变作人形来听说法,故云人非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行三昧之略。惟专心思一事,不顾其他也。...指优多罗比丘。又作冢间第一。以其常离人中,于冢间思味法乐,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卷三(大二·五五七下):...(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流派)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亦名:回僧物入己戒制意 行宗记释云:“制意,初示合行。闻下,次叙过恶有三。长贪,一也;恼施主,二也;失僧利,...(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谓菩萨有四种清净。又作四一切行净、菩萨四净。据菩萨善戒经卷九所举,即:(一)身净,谓菩萨永断习气,得清净之身,...(名数)感六果之十因也。...又作森罗万象。参罗,与“森罗”同,形容树木繁茂并列之状态。宇宙间各种现象森然罗列于前,称为参罗万像;于佛教,...(一)梵语 nītārtha。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杂语)舍卫城三亿之家不见闻佛之出世。智度论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其人不见,如说舍卫城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金光明最胜王经...佛说盂兰盆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可是当大限来时,却往往不希望真的就这样死掉。 其...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以香、灯、花、果供养三宝,或早午斋前合掌供养三宝,乃至对众...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如果是畜养的话,就是有时候被...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示现让人看到,人们对净土的信心会增强的;念佛过程中阿弥陀...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头。而且不仅知道当下的念头哇,我们就是从生到死的所有的做的...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公然提出来,跟他弟子讲说 :小...
人非人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人空 | 下篇:人林 |
【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p0620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又死生时,唯散非定。要有心位。必非无心。非在定心,有死生...
一三昧
冢间第一
三性分别
建爪
回僧物戒制意
习气
四净
十习因
参罗万像
了义
三亿家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出家人的三衣

畜生道之苦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