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悟恩。字修已。路氏常熟人。年十三。闻诵弥陀经心有所感。遂投破山兴福寺求度。初学毗尼。闻天台三观六即之说深符其意。晋开运初。造钱唐慈光因师室。因讲次覆述剖析幽微。时称义虎。及继踵开法。道名大播。初是一家教典。自会昌毁废文义残阙。师寻绎十妙研核五重。讲演大部二十余过。法华大意昭著于世。师之力也。与人言。不问贤愚悉示一乘圆意。或疑不善逗机。师曰。与作毒鼓之缘耳。平时一食。不离衣钵。不畜财货卧必右胁。坐必加趺。晨粥亲视明相。每布萨 (此云净住)大众云集。潜然泪下。盖思大集有无戒满阎浮之言也。每以净业诲人。往生者多感瑞相。雍熙三年八月朔。中夜有白光自井而出。谓门人曰。吾报缘尽矣。乃绝粒禁言一心念佛。忽梦拥纳沙门。执金罏焚香。三绕其室。自称灌顶。吾已生净土。嘉汝所修。故来相迎。梦觉语其徒。犹闻异香。二十五日。为众说止观指归及观心大义。即端坐面西而逝。寺众文偃。闻空中丝竹铃铎之音。久而渐远。荼毗得舍利无算。后三十一年。法孙智圆。获遗骨于学众。乃凿石为塔。葬于马脑坡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四种所依粗重受】 p0459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所依麁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所转依】 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即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一、持种依:...(术语)因明三支中宗法有宗依宗体二者。前陈之声(是曰有法),后陈之无常(谓之能别),二者名宗依。此二言极成而...【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p0315 瑜伽四十三卷二十一页云: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经名)一卷,唐义净译。佛在布怛落迦山为观世音妙吉祥二大菩萨说往昔所持之妙咒,持者当生极乐国。...(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禅定之一种。即练习记忆之禅定。舍利弗问经记载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p971...【诸菩萨胜解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胜解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可得所显故。...【遍行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初地断异生性障所证的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此真如遍在一切...【心不相应行】 p0354 瑜伽五十三卷十四页云:问:何因缘故名心不相应耶?答:此是假想;于诸事中,为起言说,于有...羯磨,梵语 karman,巴利语 kamma。谓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即诃责、摈出、依止、不至白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
佛临涅槃时,阿难请问佛: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何为师?佛灭度后我等弟子怎么行呢?那么佛说:佛灭度后,依波...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却总是瞻前顾后,...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豳风》有七篇,这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要学国学,《诗经》不得...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日...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示西方呢?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其缘由就有三点。第二句就谈道...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想的单...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
法师悟恩《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守素《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文备《佛祖统纪》 |
(一)梵语 nitya-sthita。略称常。为“无常”之对称。意指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存在,永不生灭变易。胜鬘...
四种所依粗重受
所转依
宗依
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庄严王陀罗尼经
四种道品
不忘禅
诸菩萨胜解界
遍行真如
心不相应行
七羯磨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对治恶性比丘的方法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风雨飘摇的人生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