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行简。亲承智者剃度。禀受禅法常坐不卧。智者在玉泉。令往澧州教化。耕牛回至中路。忽逢群盗。斩师之首夺牛而去。师之尸形即从地起。以手捧头安项上。健步如飞来追贼党。贼皆惊异遂还其牛。誓终身为奴以求谢过。今庄中佃奴。有姓向者。是其后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与四爱生同。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识住寂止】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由当来因缘灭故;于内身分,不取不满;决定无有流转相续,是名识住寂止...【依三自性立三种空】 p0771 显扬十五卷十八页云:论曰: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其次第,立三种空。一、无...勤者,被甲方便无下无退,无足心勇为体成满善品为业,谓如经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如其次第应配释被甲心勇...(杂语)Vatsa,译曰子。婆薮槃豆传曰:跋婆译为子,亦曰儿。此名通人畜,如牛子亦名跋婆。婆字宜作娑字。...三观者: 一、空观 观诸法之空谛也。一切法依因缘生,即自性空。以诸法若有自性,不待依因缘而生,而可自有也...梵名Vikīranosnīsa。又作除业、摧碎、舍烦恼。此尊能断除一切业障烦恼,能灭尽众生之一切恶业。为五佛顶之一,八...子题:作人量功与食、悠悠无信好器与食、达识信士说食难消、净人当番与食长使常供衣食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余有...梵语 varna-rūpa。指显然可见之色。为“形色”之对称。于一切色法中,其相状显著,可使眼见而识别者,有十二种,即...【俱有因】 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又作共有因、共生因。同时存在之法,相互为因,称为俱有因。如地、水、...(杂名)乾闼婆城之异名。蜃气楼也。乾闼婆为八部众之一,鬼神之类,故名鬼。...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念头,然后就准备好了一切,但是在前一天晚上他忽然又后悔了...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方视为菩萨。像在法鼓山团体中,大家会互称对方为菩萨,就是将...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别,你看外道他们也是出家,希望...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改变。他自己想要改变的因缘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让他改变,不要...
禅师行简《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法响《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德抱《佛祖统纪》 |
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 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
四爱起
识住寂止
依三自性立三种空
勤
拔婆
三观
除障佛顶
僧食瞻待余人
显色
俱有因
鬼城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人生的种种苦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佛今在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