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祖荆溪尊者湛然。姓戚氏。世居晋陵荆溪。时人尊其道因以为号。家本习儒。故幼学夙成。在儿童中超然有迈俗志。年十七(睿宗景云二年生。至玄宗开元十五年。当十七岁)访道浙右。遇金华方岩。授以止观之法。开元十八年。始从学左溪(时年二十)溪与之语知为道器。尝谓师曰。汝曾何梦。答曰。畴昔之夜。梦披僧服掖二轮游大河中。溪曰。嘻。岂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之渊乎。遂以处士服受教观之道。天宝七载。始解缝掖著僧伽梨(时年三十八。受业于宜兴君山乡净乐寺。缝掖儒士布衣。僧伽梨。翻为大衣。二十五条也)寻诣会稽一律师博究律部。久之演止观于吴门。开元左溪既没。师挈密藏独运东南。谓门弟子曰。道之难行也。我知之矣。古之至人。静以观其复。动以应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方。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舍予谁归。于是大启妙法旁罗万行。尽摄诸相入于无间。即文字以达观。导语默以还源。乃祖述所传著为记文。凡数十万言。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每以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余年间。学佛之士。莫不自谓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初无单轮只翼之弊。而自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谈法界阐名相者盛于长安。是三者皆以道行卓荦(力角反卓荦超绝也)名播九重。为帝王师范。故得侈大其学。自名一家。然而宗经弘论判释无归。讲华严者唯尊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至于教外别传但任胸臆而已。师追援其说辩而论之。曰金錍。曰义例。皆孟子尊孔道辟杨墨之辞。识者谓。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沈矣。天宝大历间(玄肃代三宗)朝延三诏。并辞疾不起。师始居兰陵。尝与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礼五台。有不空三藏门人含光白师曰。顷从不空游历天竺。见梵僧云。闻大唐有天台教迹。可以识偏圆简邪正明止观。可能译之至此土耶。师闻之叹曰。可谓中国失法求之四维(左传。孔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汉东夷传序。中国失礼求之四夷)晚归台岭。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诲人耆年不倦。大兵大饥之际。学徒愈蕃。瞻望堂室以为依怙。建中三年(德宗)二月五日。示疾于佛陇。语门人曰。道无方性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要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汝其志之。言讫隐几而化。寿七十二。夏四十三。门人奉全身塔于智者茔域之西南隅。所著法华释签。文句记。止观辅行。止观搜玄记。各十卷。止观文句一卷。为司封李华说。止观大意一卷。释签别行十不二门。金刚錍。止观义例。三观义涅槃后分疏。观心诵经记。授菩萨戒文。始终心要。各一卷。略净名疏十卷。记三卷。净名广疏记六卷。治定涅槃疏十五卷。文句科。止观科。各六卷。华严骨目二卷。法华三昧补助仪。观心补助仪。各一卷。方等忏补助仪二卷。门人梁肃撰师碑铭。而论之曰。圣人不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出。自智者以法付章安。安再世至于左溪。明道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盖受业身通者三十九人。搢绅先生高位崇名。屈体承教者又数十人(史记。孔子世家云。弟子盖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今言。受业身通。谓通教观之道。有言见身发通者无义)吴越三请谥圆通尊者。本朝元祐初。永嘉忠法师遣门人扫塔。草棘荒芜不能辨。即案梁氏碑。去大师茔兆百步寻识之。其龛已空。唯乳香一块耳。夜梦玄弼山君谓曰。昨者天神遣多人。取全身去也。不须犹豫。于是即旧基建石塔以识之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又作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术语)著者执着也。凡夫执著于生死,二乘执著于涅槃,菩萨执著于所证之法,统之曰诸着。法华经方便品曰:广演言教...(术语)五欲之一。男女身分等之触境,使之人起爱欲之心者。...资粮位者,资,资助,粮,粮食也。人远行必假粮食而资助,则欲证果者,必以善根功德为资粮,以资助自身也。位有三,...(杂语)枝末之流派。法流之末。...佛只以一种声音来向各类众生宣说教法。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无学正定】 p1068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正定?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指五种善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杂语)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共解脱】 p0627 瑜伽九十七卷十七页云:当知此中若为对治欲杂染故,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若为对...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千载,经久不衰,感应无数。起因梁武帝梦见蟒蛇,为妃子生前嗔...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专程去做了采访,且有幸第一次看到净慧长老与拜访企业家之间的...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离之缘,就是没有遇到佛力加持的强缘、增上缘。所以虽然也有点...
九祖荆溪尊者湛然《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八祖左溪尊者玄朗《佛祖统纪》 | 下篇:十祖兴道尊者道邃《佛祖统纪》 |
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岛屿。又称孤屿、瀛屿、梅花屿。相传唐代曾于此建有孤山寺,宋初改称广化寺。宋大中祥符九...
摩呼洛伽
十因
诸着
触欲
资粮位
末流
一音教
无学正定
五善五恶
法界宫
共解脱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