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尽离念,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如是契悟,即是正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忏摩】 此翻悔过。义净师云:忏摩,西音忍义。西国人误触身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勿嗔责,此方误传久矣,难可...(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子题:覆肩衣量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若准僧祇文,广四肘,长二肘,是祇支本制,今则改变,止可义准。其 覆 肩...【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 p0635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谓初获得于诸如来正觉...【相待有】 三种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长,待长而有短,待东而有西,待西而有东是也。《见大智度论》卷十二。...【拘摩罗】 西域记云:唐言童子。释名云:十五曰童,故礼有阳童。牛羊之无角曰童,山无草木曰童,言人未冠者似...谓长时间相续不断的念佛。又作不断念佛。即固定时日或于二六时中,不间断地诵念弥陀名号。为净土宗之修习法。相当于...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菩提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与元魏吉迦夜所译之大方...(术语)行者迁流之义,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之苦,谓之行苦。三苦之一。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常为无...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此外道计执一切众生之罪福皆为大自在天所作,非人之业报所招感。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自在天...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院里打佛七,都是有因缘住到寺院里边的。 住到寺院里边应该注...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么道理,支撑的也就是净土的三经一论而已。(注:三经指《无量...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她坐一辆由两只白马拖行的白色马车前来。陪同她一起来的,是...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没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条,也没有半月读诵。现...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契悟(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显示 | 下篇:趣入 |
(地名)海岸山为今之补陀洛山,观音之住处。早离速离之兄弟为继母遗弃于此而饿死。净土本缘经说之。但宜知此经为伪...
忏摩
八解脱
僧祇支衣量
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
相待有
拘摩罗
常念佛
庄严菩提心经
行苦
十二因缘(二)
无惭外道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拜佛礼忏之要诀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佛陀开示美色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